日本推理小說(即偵探小說)大體可分為三個派別,以江戶川亂步等人為代表的「本格派」,主張重點描寫破案的邏輯推理過程;以橫溝正史等人為代表的「變格派 」,主張重點描寫犯罪的冒險心理和變態心理;松本清張開創的「社會派」主張探索犯罪的社會原因,使推理小說立足於現實生活,具有強烈的真實性和濃厚的時代色彩。
3月29日,由日本朝日報社主辦的「現在,如何讀清張?」座談會在松本清張出生地··日本北九洲市小倉地區國際會議場舉辦。
《點與線》是松本清張(1909年-1992年)創作的第一篇推理小說,這部作品給日本的推理小說賦予了社會批判的現實主義色彩,使推理小說既具有強烈的可讀性,又有深刻的社會意義。
座談會上,圍繞其作品魅力、清張派的社會觀和歷史觀等,作家高村熏等人展開了討論。現場還朗讀了松本清張的作品,約有500人參加。
討論會開始前,東京大學教授小森陽一以松本清張和戰後日本的歷史認識為主題進行了演講,他指出︰清張的處女作《西鄉紙幣》裡面,有著解讀世界經濟危機的先見性。
北九洲市松本清張紀念館館長藤井康榮主持座談會,評論家川本三郎指出︰清張的作品觸及了中央和地方之間的差距,在經濟高速發展的背景下,呼籲人們關注社會差距。
注︰松本清張1909年出生於北九州市小倉北區,因家境貧寒,13歲即被迫輟學自謀生計,曾當過街頭小販、學徒,也曾一度以批發笤帚為業。1950年,41歲
的松本清張發表了處女作《西鄉紙幣》,一鳴驚人,從此躍登文壇,開始了專業作家的生涯。有人曾認為松本清張是純文學作家,後來變成一個推理小說家,對此大為惋惜,然而,松本清張自有自己的觀點,他認為純文學的讀者面太窄,只有學者才去研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