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閱讀的技巧與方法 (1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嗯~為什麼要將自己的這個紀錄放上來?
我想要告訴大家一件事情,就是書會越讀越快的。
記得我第一次統計年閱讀量時,那一年讀了67本書(含雜誌)。
然後就越來越快了,從1999年到現在。目前一年看的書約在300~400本。
甚至去逛書局的短短幾個小時內可以看3~4本書。(如果書的內容不是太深的話)
(除了以下有紀錄的,還有漏記的,來不及紀錄的書。加上每個月初都會讀的君子、瀟灑雜誌、smart master。一兩個月看一次的FHM、Stuff雜誌、商業週刊、ppaper。還有漫畫,固定要看的漫畫很多,每星期會去一次租書店看3~5本漫畫左右吧~總共加一加約是這個數量。)

我想這是我目前的極速了吧!
我並沒有學速讀,但是自創了一招閱讀方法。
可以簡稱為:注意力法。

showmemoney6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因為讀書是塑造自我的最佳方法」可以逐步形成自己的世界觀與價值觀,創造自己的世界。自我不像其他東西,並不是明確的、固定的。但是只要長時間累積經驗和思考,自我認同會變的厚實,漸漸穩定。

持續廣泛的閱讀,就能以客觀的立場思考世界上發生的各種現象。但如果讀書的範圍太過狹隘,就會將單一的想法視為絕對;透過廣泛的閱讀後,可以進行綜合的判斷,而不被眼前所見的東西所迷惑。

閱讀所培養的是複雜的共存,也就是讓互相矛盾的處境並存於自己的心中,在持續的思考、不斷的接納各種異己的思想時,具有柔軟度的邏輯便是讀書所培養的強韌客觀的自我。

當虛心接受各種優秀人物的價值觀時,可以讓自己更開闊。踏實而持續的接受他人的價值觀,可以避免讓自己脫離社會常識,避免陷入孤立的空想,因此持續而廣泛的閱讀不同類別的書籍是極為重要的工作。

showmemoney6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家是以自己的標準來衡量是不是讀過ㄧ本書,但對於哪本書的理解程度到哪裡了呢?我衡量一本書是不是有讀過的標準是「能說明摘要」。

被問到『那本書寫了什麼?』就能立刻萃取重要的內容加以說明,不但對別人有幫助,也可以當成提升自己閱讀功力的簡易標準。


讀書要稱的上技能,有一個重點,讀書必須要成為習慣,必須理所當然,也可以說是沒有失誤,確實而穩定的閱讀。大約讀完一百本內容札實的書後,至少就會習慣書本,不再因為讀書的量而感到不安。

讀書不是靠智商,反而得靠以往閱讀的累積,是一種持續就會有力量的運動。
但是讀書和運動不同的地方在於,並不需要特別的天份,只要練習方式恰當,任何人都能進步到一定的程度。

showmemoney6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的成本效益很高,對照書本蘊含的能量與文化價值,書絕對不算貴!

才能優異的人,經過多方的努力與學習,好不容易才有所領會的知識道理,正透過書本親自對我詳細說明。猶如師徒的關係,身為弟子的我們正襟危坐,單獨聆聽老師的教誨,這簡直是奢侈的時間!

大學問家濃縮的智慧只要花幾百元就可以獲得,難道不划算嗎?

和寫書的人一起,共度屬於屬於兩個人的時間。且作者不在眼前,不會有太大的壓力,但是作者依然會深入的、靜靜地與自己對話。雖然無法量取這段時間的成長,然而喜歡閱讀的人必定會了解一人閱讀時的豐富內涵,體會獨處的快樂。

PS.附帶一提的,若大家都不買書,即使書的內容再怎麼好,在銷量不佳的狀況下,終究會步上絕版的命運。優質好書已經一本接著一本的斷貨,內容縝密但是比較硬的書賣的越來越差。

showmemoney6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Dec 28 Thu 2006 00:39
  • 快讀



關於選書:
1. 如果你是書店老闆,你會如何選擇你想販售的書籍?
2. 你所見到的書呈現的樣貌是怎樣?所擅長的領域是什麼?
3. 這本書和其他的不同的是什麼?
4. 作者:分知名跟名不見經傳兩種
5. 買書有時是直覺,看到書的瞬間,會聽到心中的聲音。而感覺書的好壞,有點類似人與人之間的邂逅。
6. 如果你比較清楚你的人生的目的或當下的目的,什麼又是符合個人創意風格的想法。遇到好書的機率就會提高。
7. 找書請用掃描的,看書中是否有正在尋找的關鍵字

showmemoney6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將相關主題的所有書籍快速瀏覽後、去蕪存菁,狠狠買下。

1. 不是要讀整本書,而是要找到相關的章節:(所以與平均閱讀量無關,平均量是以整本計算)妳與你所關心的主題才是基本的重點,而不是你閱讀的書。我們是為了解決問題而閱讀,而不是為了這本書本身的目的而閱讀。要找出這本書對你的主題有什麼幫助,而這可能與作者本身寫這本書的目的相去甚遠。同時讀全部的本書,如果提出的問題你翻這本書發覺沒有提到相關的資訊,就換下一本,直到找到為止,而找到後會得到各種方向的論點。

2. 由你來建立共識,而不是被作者遷著鼻子走:盡信書不如無書,書中所寫若照做會有一樣的效果,學者的比例應該會比現在高。如果我們全盤接受某ㄧ作者的觀點,我們可能會了解他的書,卻不了解別人的書。作者的觀點是用來幫助我們解決我們的問題。不是用來說服你。

3. 釐清可以把我們的問題說的比較明白的問題:難就難在我們覺得是問題的地方,作者不ㄧ定覺得是問題。所以沒有適合我們的書,而我們就是要寫出自己的指南、完全量身訂做。我們要思考的是作者是如何發現到這個現象,或這個概念是如何被表現出來的。

4. 界定問題,精準答覆各種答案:如果所有作者只有提供正反兩種答案,那麼這個問題是ㄧ個簡單的問題。我們要想辦法找到各種不同答案彼此之間的關連。當兩個作者對於同一各問題有相當的了解,所做的回答卻完全不同時,這就是ㄧ個可以討論的議題。我們要討論這個議題的前後關係,相對邏輯與其它所成立得條件。

showmemoney6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閱讀的藝術~在適當的順序下提出適當的問題。
1. 整體來說,這本書到底在談些什麼?
2. 作者細部說了什麼?怎麼說的?
3. 這本書說的有道理嗎?是全部有道理?還是部分有道理?
4. 這本書跟你有什麼關係?

 如果你有讀書時提出問題的習慣,那就要比沒有這種習慣更能成唯一各好閱讀者,僅僅提出問題還不夠,還要試著去回答問題。
 讀實用性的作品時,ㄧ定要超越「知道這是怎麼ㄧ回事」,進而明白,如果我們想做些什麼,應該怎麼利用書本上的知識?

找出ㄧ本書在談什麼的四個規則:

showmemoney6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引言:
1. 人不會在短時間內成為專家,充其量只能有系統地陳述一點印象。
2. 沒有任何事比學習新事物帶給我更大的樂趣。

許多人問TFAJANG在捲捲的頭髮下的腦袋,為什麼能裝的下那麼多的東西?而且反舉想像的到的話題,我都能略知ㄧ二?我並不覺得自己有過人之處。就像引言1所述,不過是一點印象而已,根本連專家的邊都談不上。

不過我對於學習的見解,讓我在吸收資訊時,可能能記住比較多的內容。在此跟諸位分享,希望給您參考。

想要學的好,重點就是你要”掌握學習的節奏”,不是在吸取任何資訊時都用相同的速度。以看書來說,我如果看到覺得複雜的重點或是感到應該較深入了解的東西時,閱讀速度就變慢了~一個自一個字的慢慢在腦中消化,甚至轉換成自己的語言,有時還自言自語的將其念了幾次;相對來說,如果我覺得大略看過就好的部份,在這各瞬間,眼睛還真的只是略微瞄過,好像看DVD時按快轉鍵一樣,不會因為沒有看到下面的對白,而不懂整部片子在演什麼?

showmemoney6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From: chorock@
Sent: Friday, September 23, 2005 3:29 PM
To: TFAJANG
Subject: 回信: 郭台銘的鴻海帝國


兄弟

這本書我也有拜讀過喔... 蠻精采也蠻激勵的
不知不覺離看這本書的時間已將進一年了

showmemoney6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最近想來籌組一個網路讀書會,不過覺得網路這種媒介,比較是單項的釋放訊息,可能弄了個會也沒有辦法真的去討論什麼。所以還在考慮,不過我想先把我的庫藏拿出來與大家分享好了。

今年我的購書率目前已達收入的 3.9%,以我微薄的薪水,這樣的比率應該算不低,畢竟書不是必需品。

不過除了本身也喜歡看之外,我更覺得這是穩賺不賠的生意,窮人如我嘛!把錢投資再人脈與自己的頭腦上,哪有不好的道理?

澽說(出處已不可考,僅供參考)前蘇聯前總理戈巴契夫一生共看了兩萬多本書,所以你知道的,他幾乎都知道了,你不知道的。戈巴契夫知道的多了。那還要跟他老兄談什麼?直接認輸好了。

那所以,你也可以直接向我認輸了,因為如果你的年紀沒有我大,接觸的事情與工作沒有我多的話,那你是不可能贏的。哈哈!不過也是辯一些沒有用的東東而已,贏了也沒什麼好臭屁的...

showmemoney6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