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春秋時代的鄭國,處在內外交困的境地。它的地理位置在中原的要衝,南邊是強大的楚國,北邊是強大的晉國。晉、楚兩國爭霸中原,鄭國就成了爭奪的物件,在每 次戰爭裏,鄭國都受到戰爭的蹂躪,人民痛苦不堪。而在國內,貴族們爲了爭權,又常常發生衝突和仇殺,以致鄭國的國勢更加衰弱,一蹶不振。
到了春秋時代的後期,鄭國出了一位才幹卓越的政治家公孫喬子産。子産當了鄭國的執政大臣,他在外交上採取了堅定的和晉結盟的政策,取得晉國的庇護,獲得國 際間的尊重,使鄭國有一個安定的和平環境。在國內,他大力整頓政治、經濟,厲行改革。經過他的一番努力,終於使鄭國的局勢穩定下來,各方面走上正軌,人民 生活得到改善。大家都感激他,擁護他。
可是當他剛開始實行改革的時候,人們一下子並不理解,覺得他太嚴厲了,都很反感。例如他清查各家各戶的田畝數目,以 確定該繳納的賦稅,並把它編定登記在政府的簿冊裏;他制定法律條文,向公衆公佈,叫上下各種人一律遵守,不得違犯;他基甚至對官員、百姓,各行各業,穿的 衣服、載的帽子,該用什麽顔色、什麽式樣,都作了規定,不准混淆。在他執政的頭一年,抱怨他的人們編了這麽一首歌詛咒他:“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疇而伍 之,孰殺子立,吾其與之!”(把我穿戴的衣服閑擱起來,把我耕種的田畝編定起來。誰去把子産殺掉,我這就協助他動起手來!)
過了幾年,社會秩序漸漸安定,人民生活改善,大家體會到子産領導有方,就都擁護他,愛戴他。人們又編了這樣的歌來表示讚頌:“我有子弟,子産誨之,我有田 疇,子産殖之,子産而死,誰其嗣之?”(我有兒郎,子産教育他成長;我有田産,子産經營它發展。子産一旦去世,有誰能夠承繼?)
關於子産,歷史上還流傳著一些有趣的小故事。
有一次,有人送了一條大活魚給子産。子産叫管池子的人把它養在池子裏。那管池子的人沒有照辦,卻偷偷地煮來吃了,還編造了一段謊話給子産回報道:“我已經 遵照您的吩咐把魚放到小池子裏去了,剛把它放到水裏的時候,它還有些呆呆的;稍隔一會兒,搖搖尾巴,慢慢地遊起來了;又過了一會兒,忽然一溜就遊走了。” 子産聽了很滿意,連聲說道:“得其所哉!得其所哉!”管池子的人心中暗暗好笑。事後,悄悄對人說:“誰說子産是聰明的能人?我把那條魚已經吃到肚子裏了, 他還說:‘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這個故事,原文記載在《孟子 萬章》上篇,是孟子親口對學生講述的。孟子講完了這個故事後,還分析指出:“故君子可欺以其方”(因爲那管池子的人所編造的謊話,聽起來合乎情理,所以連聰明的子産也被瞞過了。)
所謂“得其所哉”,是子産讚歎那條魚得到了理想的去處。這句話後來成了一句成語。我們形容一個人的境遇,符合心願,非常滿意,就叫“得其所哉”。
孟子的話“君子可欺以其方”,後來也成了成語。“方”,也是合乎情理的類推。這個成語的意思是,哪怕再精明能幹的人,也會被編造得合情合理的謊言所騙,要我們對騙子提高警惕,對他的花言巧語詳加審察。
原文:〈孟子‧萬章上〉
昔者有饋生魚於鄭子產,子產使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焉,少則洋洋焉,攸然而逝。』子產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校人出,曰:『孰 謂子產智?予既烹而食之,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難罔以非其道。彼以愛兄之道來,故誠信而喜之,奚偽焉?」
解:
不管子產是知道還是不知道,他都會回答得其所哉,因為他問魚,僕人不管告訴他魚不見了,或游到池塘深處了。或者魚水土不服死了,甚至於我把他烤來吃了,對於子產都沒有差別,為什麼?因為子產要一個答案,而僕人給了他一個答案,這就夠了!有人會說那真相呢~?真相就不管了嗎?對於子產而言,僕人的答案就是真相,不會懷疑、不會困惑,因為信任,到子產死前,他對於魚的印象都是游到池塘深處,那就是真相。沒有被拆穿的謊言,不就是真實?在真理出未出現前,存在的一切都是真實。
若子產知道僕人把魚給吃了,能怎樣?杖20嗎?發配僕人為奴隸到邊疆嗎?然後呢?家裡的事情怎麼辦?難道要為了一條素昧平生的魚重新找一個僕人?這不是包庇,也不是單只有欺騙的表面意象而已。
君子可欺以其方,小孩子問棺材裡的奶奶怎麼了?奶奶只是睡著了。
問月亮上有沒有嫦娥?嫦娥有跟一群兔子是好朋友喔。
聖誕老人明天會來嗎?會,所以要把襪子掛好。
真相有一天會知道的,但有時候我們寧可要一個美麗的謊言。
國小上歷史到基督教時,當老師講到基督耶穌過世於什麼時候的瞬間,我就舉手發問了:「老師,基督後來有復活啊!」然後基督耶穌就在我老師的現實面教育下幻滅了。
這個世界的”法”是什麼?沒有,沒有規則,沒有裁判,每個人都是自己心目中的神,所以的事情都像是子產的魚一樣,本來沒有,現在在池塘深處悠游,又有什麼值得計較的?
到了春秋時代的後期,鄭國出了一位才幹卓越的政治家公孫喬子産。子産當了鄭國的執政大臣,他在外交上採取了堅定的和晉結盟的政策,取得晉國的庇護,獲得國 際間的尊重,使鄭國有一個安定的和平環境。在國內,他大力整頓政治、經濟,厲行改革。經過他的一番努力,終於使鄭國的局勢穩定下來,各方面走上正軌,人民 生活得到改善。大家都感激他,擁護他。
可是當他剛開始實行改革的時候,人們一下子並不理解,覺得他太嚴厲了,都很反感。例如他清查各家各戶的田畝數目,以 確定該繳納的賦稅,並把它編定登記在政府的簿冊裏;他制定法律條文,向公衆公佈,叫上下各種人一律遵守,不得違犯;他基甚至對官員、百姓,各行各業,穿的 衣服、載的帽子,該用什麽顔色、什麽式樣,都作了規定,不准混淆。在他執政的頭一年,抱怨他的人們編了這麽一首歌詛咒他:“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疇而伍 之,孰殺子立,吾其與之!”(把我穿戴的衣服閑擱起來,把我耕種的田畝編定起來。誰去把子産殺掉,我這就協助他動起手來!)
過了幾年,社會秩序漸漸安定,人民生活改善,大家體會到子産領導有方,就都擁護他,愛戴他。人們又編了這樣的歌來表示讚頌:“我有子弟,子産誨之,我有田 疇,子産殖之,子産而死,誰其嗣之?”(我有兒郎,子産教育他成長;我有田産,子産經營它發展。子産一旦去世,有誰能夠承繼?)
關於子産,歷史上還流傳著一些有趣的小故事。
有一次,有人送了一條大活魚給子産。子産叫管池子的人把它養在池子裏。那管池子的人沒有照辦,卻偷偷地煮來吃了,還編造了一段謊話給子産回報道:“我已經 遵照您的吩咐把魚放到小池子裏去了,剛把它放到水裏的時候,它還有些呆呆的;稍隔一會兒,搖搖尾巴,慢慢地遊起來了;又過了一會兒,忽然一溜就遊走了。” 子産聽了很滿意,連聲說道:“得其所哉!得其所哉!”管池子的人心中暗暗好笑。事後,悄悄對人說:“誰說子産是聰明的能人?我把那條魚已經吃到肚子裏了, 他還說:‘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這個故事,原文記載在《孟子 萬章》上篇,是孟子親口對學生講述的。孟子講完了這個故事後,還分析指出:“故君子可欺以其方”(因爲那管池子的人所編造的謊話,聽起來合乎情理,所以連聰明的子産也被瞞過了。)
所謂“得其所哉”,是子産讚歎那條魚得到了理想的去處。這句話後來成了一句成語。我們形容一個人的境遇,符合心願,非常滿意,就叫“得其所哉”。
孟子的話“君子可欺以其方”,後來也成了成語。“方”,也是合乎情理的類推。這個成語的意思是,哪怕再精明能幹的人,也會被編造得合情合理的謊言所騙,要我們對騙子提高警惕,對他的花言巧語詳加審察。
原文:〈孟子‧萬章上〉
昔者有饋生魚於鄭子產,子產使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焉,少則洋洋焉,攸然而逝。』子產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校人出,曰:『孰 謂子產智?予既烹而食之,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難罔以非其道。彼以愛兄之道來,故誠信而喜之,奚偽焉?」
解:
不管子產是知道還是不知道,他都會回答得其所哉,因為他問魚,僕人不管告訴他魚不見了,或游到池塘深處了。或者魚水土不服死了,甚至於我把他烤來吃了,對於子產都沒有差別,為什麼?因為子產要一個答案,而僕人給了他一個答案,這就夠了!有人會說那真相呢~?真相就不管了嗎?對於子產而言,僕人的答案就是真相,不會懷疑、不會困惑,因為信任,到子產死前,他對於魚的印象都是游到池塘深處,那就是真相。沒有被拆穿的謊言,不就是真實?在真理出未出現前,存在的一切都是真實。
若子產知道僕人把魚給吃了,能怎樣?杖20嗎?發配僕人為奴隸到邊疆嗎?然後呢?家裡的事情怎麼辦?難道要為了一條素昧平生的魚重新找一個僕人?這不是包庇,也不是單只有欺騙的表面意象而已。
君子可欺以其方,小孩子問棺材裡的奶奶怎麼了?奶奶只是睡著了。
問月亮上有沒有嫦娥?嫦娥有跟一群兔子是好朋友喔。
聖誕老人明天會來嗎?會,所以要把襪子掛好。
真相有一天會知道的,但有時候我們寧可要一個美麗的謊言。
國小上歷史到基督教時,當老師講到基督耶穌過世於什麼時候的瞬間,我就舉手發問了:「老師,基督後來有復活啊!」然後基督耶穌就在我老師的現實面教育下幻滅了。
這個世界的”法”是什麼?沒有,沒有規則,沒有裁判,每個人都是自己心目中的神,所以的事情都像是子產的魚一樣,本來沒有,現在在池塘深處悠游,又有什麼值得計較的?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