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人有二十難之一 ── 貧窮布施難
在這片靜寂的虛空中,遠處卻漸漸地傳來悠揚的念佛聲,佛號聲劃破 了這靜寂的時刻。外面是朝山的行者;裡面是早課修持靜坐、自我反省的 聞思行者。內外融合;這些無不是道場──修行處。
修行,不管在 任何地方,只要自我心靜、行正,便能念慮穩定。心能 靜、行能正均是修行的行態。世事本已多難,況為學佛者難事更多,有的 是『行』難,有的是『說』難,而『心意誠敬』更難;佛陀於四十二章經 的第十二章說:人有二十難,這二十難即包括行難、言難、心意難。
布施路上多荊棘 『二十難』,其第一難是『貧窮布施難』。
布施是佛教的修行方法──六度法門的第一條;布施是表示『愛』的 方式,布施是一種『付出』,有表示縮小自己、擴大心胸而關懷天下之人 。布施兩字聽起來很簡單,但對某些人而言,做起來卻不甚容易。普天之 下,無論那個國家或那個角落,都無法缺少布施的運作,如果缺少布施互 助的運作,那個社會就不是『人類』生活的社會。
學佛者,追求清 淨的愛,講究付出的藝術,這便是『布施』。經文中 佛陀說:『貧窮布施難』,確實是貧窮布施難。因為貧窮的人,自己資生 之物已很匱乏,怎麼會有餘物布施?僅管很有愛心,也很願意付出,卻苦 於缺少生活的物質,像這樣雖有布施之心,又有何用呢?所以-貧窮布施 難!
慈院曾住進來一位年輕的病人,因嚴重的車禍,傷到脊椎骨,全身無 法動彈。醫師診察後宣布說,已無法讓他恢復原來手腳靈活的功能。雖然 如此,醫師還是很用心地診治,護士和義工也都很細心地照顧他、鼓勵他 ;我也常常去看他,給予他經神上的鼓舞。他有位很好的嫂子,像媽媽一 樣的看護這位年輕的小叔;在周圍這麼多人的關懷之下,這為年輕人終於 勇敢地接受事實;大家愛的布施和細心的醫療,使他恢復了信心和毅力。
他心情熱關開朗後,奇蹟出現了,兩隻畸形的手可以動了,因此發願 道:『如果我可以坐上輪椅,我也要做一個幫助別人的人,我也要當個快 樂的義工!』歷經無數掙扎和努力,終於能坐上輪椅,他計劃要組織一個 『脊髓損傷連誼會』。因為,他深深體會到脊髓受傷的人,由其是年輕人 ,那份心靈的打擊是多麼痛苦;他希望組織這樣的團體,由殘障者鼓歷殘 障者,讓殘障的人也能勇敢地面對社會人群,使每位傷殘的人,仍然能和 平常人一樣,過著快樂的生活。這『連誼會』於慈濟社工同仁愛心協助下 ,已經成立了,現在的成員有一百多位。他很用心地設計一張『會訊』, 每個月都各寄一份給會友。 雖然,他的手已變成畸形不靈活了,也不 能寫字,卻不因此而放棄自 己想做的事,他拜託復健科的醫護人員,幫他想辦法,經復健科同仁用愛 心與耐心教他用指套。他於是帶上指套,頻毅力用心學習打電腦,代替寫 字的功能,很困難的一字字輸入電腦,極為『艱鉅』地完成那張會訊。我 看到他這份『會訊』,心裡非常感動,很多健康的人,根本就沒有心要學 電腦,而他確有這份耐力和毅力!由於他熱心付出,現在已有更多的會友 加入『脊髓損傷連誼會』。
他看到一些會友只能整天躺著,無法翻身 又無親屬照應,不禁慨歎『 久病無孝子』,可是病人躺久了,會得褥瘡;因此,他發願要買能自動翻 身的病床,送給須要的會友。於是在年底時,他去賣春聯,想賺一些錢, 但一張自動病床需幾十萬元,他想或許可多賣些春聯,來完成這個心願, 結果他賺了一萬多元,離目標還太遠,又挨家挨戶到人加店裡募捐,可是 反應很冷淡!諸位,像他這麼有心想幫助病友,但畢竟不容易!這也是『 貧窮布施難』。
身心健康者,有力行善者,想做什麼都可以,手腳很 靈活;日常生活 中,只要少吃些、少用一些,將大家的力量匯集起來,就可幫忙須救助的 人;而一位脊髓損傷者,做來就沒那麼簡單。所以我們要懂得珍惜,世間 有如此多的『難』,而我們能去做,是多的難能可貴!要及時把握、趕快 去做。社會人間有諸多困難阻礙,而我們竟然在這麼多困難的機率中,能 毫無阻礙,更應好好把握今日,及時行善布施。莫待時遷、福盡時想要再 施才真是難啊!
修行是為了突破諸多困難,修行的過程不可能都是順 境;遇到困境時 應拿出毅力、信心去克服。佛陀的修行過程,也經歷十幾年的磨練,在其 心靈上同樣要經過一番徹底的掙扎,最後降伏魔軍而成道。
『魔』就是障礙,學佛難免會遇到障礙;不是外來的障礙,便是自我 內心的迷障。
佛說人有二十難,第一是:『貧窮布施難』。順者易、 逆者難;於順 境中想做什麼,都可以依照自己的心意,做起事來就容易得 多。比如:有 錢的人發心布施,就可馬上做;有力的人想辦任何事,只要付諸行動,也 是很容易達成,但情況若相反,則困難重重。
順於生死、沉淪自障
什麼是順?什麼是逆?「順於生死易、逆於生死難」。順於生死── 一般的凡夫、迷於生死──自己為何生於人,自己都不知道,而且也不想 探究『生從何來』的道理,既然無心探究,那麼天天便過著糊裡糊塗、懵 懵懂懂的生活,順著社會的潮流而沉迷於生死之中。有些人醉生夢死,縱 然他們財物富有,但要他提出點滴施捨幫助別人,做些有意義的事卻不肯 ,或根本就沒有這種機緣。
我曾聽一位委員說,他有一位非常有錢 的朋友,這位朋友的財產多得 不知如何計算。他問這位朋友說:『你知道慈濟這個團體在做什麼嗎?』
朋友說:『慈濟做的事,我曾聽過啊!』
『那你想參加嗎?』
這位富有的人說:『我已經做很多了呀!佛教講廣結善緣,我也結了 很多緣啊!你想想,我一天到晚請客,那一桌桌的酒席,光一桌就一萬多 元!我不是很慷慨嗎?而且每次給小姐的小費都一千元以上!很多人說我 不慷慨,到底我那裡不慷慨呀!』
他是非常慷慨,可是他不知一桌的 酒席花費幾千近萬元,可讓暗角的 眾生,維持多久的生活費用,破茅屋中淋雨受寒的老弱貧病、孤而寡婦還 等待救助。他更不知道,一桌萬把塊的錢,在醫院中可能就會救回了一條 人命,他或許都沒有考慮到這些,只是天天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這便是 順於生死的眾生。像這樣的人是不是很多呢?確實不少。凡夫不想追求聖 賢之道,這些人都是順於生死,迷失了良知的可憐人啊!好的事情離他們 很遙遠,利益人群之事,要他們做非常難,這便是『障礙』。這種障礙都 是自我的障礙,這樣的人生實是心智最貧乏的可憐人!
生大毅力、逆生死流
『逆於生死』,──外在環境有阻礙,但只要自我有充份的毅力,即 使再惡劣的環境都能突破。像泅水的人,懂得泳術可以逆水上游,不會游 泳的人就很危險,即可能被淹沒或沖入大海而終至滅頂。
學佛就是要打破環境的困難,追求『生從何來』的道理。生從何來已 不得知;更不知將來往那裡去。其實也不用一直去想這過去及未來的問題 ,最重要的是要守好當下此刻的一念。若光想過去和未來,很容易陷於雜 亂心和妄想心,我們要把握今天的方向,和此時所站的立場,因為『差毫 釐、失千里』,因此方向與立場一定要很正確。正信的佛法是世間、出世 間最真確的道理;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我們有幸已能聽聞 佛法,應起難遇之想,要好好受用,切莫只想了脫生死,學佛是要好好的 身體力行。外境重重的阻礙不用害怕,外境的磨練可以成就我們的耐力, 一個有毅力、有充分勇氣的人,絕對不會被困境所刁難,他可以隨心所欲 ,不受外在的困難而改變自己的方向。 另外,有一位委員告訴我一個 故事,他說:『我今天很感動,我帶了 一萬五千元要捐給醫院,購置一張病床,是一位很「偉大」的人託我拿來 的。』
我問道:『是什麼樣的人呢?』 他說:『是我們長期救助 的低收入戶,是一位殘障的人。』
我說:『既然是我們救濟的對象,為什麼他還有這麼多錢呢?』 委員說:『他拜託我拿錢來時,我也這麼問過他,他說,慈濟給他的 錢(每月三千元),他每月至少節省三百元,長久累積下來已有七、八千 元;過年期間隔壁鄰居和親友也接濟他一些,於是就把這筆錢儲存起來, 總共有一萬四千多元,然後這個月拿到三千元救助金時,又趕緊把它補足 為一萬五千元。因為,他常聽到人家捐病床,心裡好羨慕;所以,他一直 想達成這個願望──於慈濟醫院中,也有一分他的力量在裡面──這是他 一生中最大的願望,當好不容易湊足這筆錢時,就很高興的托我轉交給師 父。』
這事多麼感人啊!既是我們濟助的人,又是殘障者,一個月三千元的 生活費,還要留下三百元;三百元和一萬五千元之間的差距,實在很遙遠 ,必須用幾年的時間才能節省下這筆錢?而他有這善願後,不怕數目少, 也不怕須長時間才能完成。大家想想,以他的環境要布施並不是件容易的 事,但卻能突破這個難關。所以說,於逆境中而能突破難關,實在是不簡 單。
克服貪欲,有心即不難
至於『逆生死之潮流、逆生死之欲念』,這種情況的確是難上加難啊 !就像泅水者,要有足夠的勇氣及毅力不斷掙扎,才能逆水上游,達到安 全彼岸。修行就是修這些,不要順著生死及凡夫心的貪念而追求享受,我 們要逆水上游──逆生死之流,要突破世間種種的難關,最主要是克服自 己內心的貪慾;貪慾有很多種;包括財、色、名、食、睡等等,如果順著 他們,便是生死流中的凡夫;要去掉它們,卻要下很大的功夫,這叫『逆 生死之流』。雖然很難,但對有信心和勇氣的人而言,並不困難,請大家 要多用心,以毅力來逆生死之流,突破心與心外的諸多障礙,即使『難』 ,也變成不難,只要能不順生死迷失自己,即使貧窮困境,真想布施也並 不為難啊!尤其在慈濟世界中,有很多清寒人家,他們立志行善,也和富 有的人一樣熱於布施,同樣可以發揮自己的功能,『布施』除了物質之外 ,身體力行的奉獻也是布施。
佛陀所說的貧窮布施難,是指一般人 而言,若是學佛的人,他看透了 世間的一切,進而可以發揮人生的功能;比如前面談到的例子,那位受本 會所接濟的殘障者,平時省吃檢用的,竟然在年底時也能夠捐一張病床, 他雖然很貧困,但是他有心布施所以也就不困難。 佛陀說『一切唯心造 』過去、未來、現在諸佛都是唯心造成的,只要 有心去做,是難亦不難! 所謂一勤天下無難事。在佛陀時代,有一位 貧婆把自己的頭法剪下, 換了一盞油燈,如此,她一樣可以燃燈供佛,可以布施。另外一位貧女, 窮的只有身上穿的一件破衣服,於是把裡襟剪一塊布來供養佛......。( 現在出家人穿的衣服有『百納衣』之名,後面都補了一塊布,現在是補在 裡面,外面看不到。)在慈濟世界中,類似的故事很多,只要有心去做, 即使困難,也不難辦倒。 對多欲的人而言,布施確實是很難之事,但 對於有心人則凡事都難不 倒他啊!
人有二十難之二 ── 富貴學道難
修行要追求寧靜的境界,但於精舍寧境的時刻確很難得,最寶貴的時 間就是每天早晨的時後,但是經常還是有周圍或近處的種種干擾,火車、 飛機的轟隆之聲,大卡車飛馳之聲..。都會影響到我們寧靜的氣氛,因為 靜下來的人,精神特別敏感,外界的聲音可以聽的很清晰;靜坐時,鄰座 的人若呼吸的氣息較粗、較重時,也都會敏感地感受到,這一切因素,使 得寧靜的境界,無法達到最極致,這就是難。佛陀告訴我們,人生處處充 滿著難。而最粗相的難有二十種。
貪瞋癡障礙學道的道路
第二、『富貴學道難』,意思是指物質富有、名位顯貴,這等的人要 學道確實是很難。因為一般凡夫都有心病 -- 貪瞋癡,這是一般人的通病 。另外還有貢高我慢、疑念等等;有錢人難免會貢高驕傲,無法做到『富 而好禮』,所以說『富貴學道難』。即使他想學道,障礙也會比較多;多 數都沒有時間去選則何者才是正信的宗教,若有信仰,也只是求神明保佑 他,讓它的事業更賺錢,或求事事如意,年年平安....。這都是不正確的 信仰。
有些做事業的人,認為關聖帝君一定要供奉、土地公也一樣要拜,媽 祖更不能忽視,這種民間的信仰,只要聽到那裡蓋廟,龍柱須要多少根, 再多的錢也毫無吝惜。 曾經,有一位社會名人來訪,卻帶了香、金紙和金牌來,他問我:『 你們的「金爐」在那裡?』 我說:『我們這裡不用燒金紙啊!』 他驚訝地說:『那有到廟裡不用燒金紙的?』我說:『佛教是不用燒 金紙的啊!』 又過了一會兒,他拿出一個紅包,裡面有一片金牌,他說:『我這金 牌,又掛在那一「先」(尊)?』 我回答說:『佛教不用這些,佛陀不喜歡戴的,不用啦!』 他說:『怎麼這樣奇怪,以前我到廟裡去,也都送金牌啊!』我說: 『我把它收下,做為就濟的工作。』 他說:『既然這樣就隨你處理吧!』 他禮拜後,我請他到客廳坐,原本他是為公務而來,應該是要聽我報 告功德會的事情。可是他談的儘是 -- 我到那個王爺廟布施了多少,到那 家天宮布施了幾根龍柱.....。 我的祖父母到那裡去問風水、地理,然後 才找到某個『好地理』。 我聽他說完這些話,心裡感嘆道:『佛陀說富貴學道難,真是一點不 假!』。
虔誠向道則天下無難事
佛陀曾說:『富而不智則衰』,若僅有錢卻沒有智慧,僅可能很快就 會衰敗下去;就像暴發戶一樣,他們的財富能維持多久呢? 常見一些暴發戶,因暴得大財而喜好顯耀,全身穿著都很考究,但是 又不懂素雅高貴的搭配;穿金戴銀的結果,卻只能讓人覺的庸俗累贅;不 然就是去環遊世界,回來後到處炫耀說:『那個國家我去過,那個地方我 也去玩過!』這樣的人實在很可憐啊! 有錢的人,應『取於社會,用於社會』,能夠如此,必能受人愛戴尊 敬;受人尊敬自然成為『貴人』。
常聽人家說:還好遇到了貴人....』, 而『貴人』就是能發揮生命功能,去幫助別人的人啊! 佛陀說『富而不智則衰』學佛的人有了錢,還要有智慧!有錢有能力 ,要知道如何去運用;但是世間有智慧的人到底有多少啊?所以,佛陀才 說:『富貴學道難』。 不過在慈濟世界中,此難亦非難;如今社會上不少富有財物、地位崇 高的人,也都熱心響應慈濟的志業。
比如,前行政院的李院長,內政部許 部長,前省府邱主席、教育部毛部長等四位中央首長聯抉來花蓮,視察慈 濟的各項建設,他們看到及聽到慈濟的種種情形。甚為感動,也加入慈濟 成為會員。李院長首先表示加入,邱主席聽了也說:『我也要加入』,許 部長和毛部長也相繼響應。 邱主席很幽默地向許部長說:『我早一分鐘加入,我是師兄,你是師 弟!』 毛部長說:『那我是最後加入,排行最小了!』整個會場充滿了祥和 的氣氛。 隔天初五省政官員團拜時,邱主席講話中,呼籲全省各階層省政官員 ,都應有慈濟的精神,他說:如果大家都有慈濟的精神,那台灣會變得更 好』。 行政院李院長於團拜時也說他已加入功德會,許部長於內政部也都提 到已加入慈濟,他們都是顯貴的人士,卻仍以加入慈濟而欣喜。另外,慈 濟的榮譽董事,很多也都是富有名位顯達的人士,而且能以慈濟精神為依 歸。 佛陀說『富貴學道難』,而在慈濟的世界中,因大家都能發揮善心, 因此學道就不難了。他們取於社會、用於社會,而且能夠去除貢高我慢的 心態。這即是富貴學道者,即使是難,在慈濟世界裡也不成其難了。 精舍經常有來自全省各地的人士,有些是前一天到來,第二天清晨就 組成了浩浩蕩蕩的朝山隊伍,大家不分貧富、同聲念著佛陀的聖號,三步 一拜,腳步整齊地踏上慈濟的菩薩道路;在這隊伍中,有多少富貴人家啊 !他們既能發心布施,也能去除貢高我慢,所以慈濟世界中『富貴學道難 』已不算難。 世間沒有定命定數,佛陀說:『一切唯心造』。
一個人的命運是貴是 賤也不是定數,如果是困境重重,但能堅毅突破,一樣能轉變自己的命運 和業力;世間沒有不可轉變的難事,只要是虔誠的學道者,普天之下沒有 不能扭轉的難事。我們除了修福之外,還要修慧 -- 福慧雙修。布施故然 重要,學道也不能忽視,福慧具足的人生,才是可貴、幸福的人生。
人有二十難之三 ── 棄命必死難
日常生活中,我們天天都忙忙碌碌;一般的人,你若問他:『你在忙 什麼?』他會說:『為了生活而忙呀!』 生,就是生活;活,就是要活命。總之,人人都很重視自己的生命; 身外之物要他捨去,都已經不易了,何況要捨去身命?所以,佛陀告訴我 們,人生的二十難中有『棄命必死難』。
凡夫怎堪生離死別
明知會犧牲生命,而能然義無反顧地捨去生命,確實很難辦到。生、 老、病、死,原本是很自然的事,這道理大家也都能瞭解,但是臨命終時 ,也都難以捨棄。 在醫院常可看到第三期、第四期的癌症病患,儘管醫生已經診斷證實 了病情,但是卻很難決定是否要告訴患者,甚至要經過一番考慮之後,才 決定是否要對病患的家屬說明病情;家屬知道以後,也常會驚天動地為之 心碎,知道自己親愛的人,生命已近殘燭,家屬要隱藏自己的傷痛,還要 勸慰病人......。 別說是病患的家屬,就以我而言,有時看到病重的患者,或垂死的病 人,我也不忍心說:『放下吧!你安心地去!』這句話誰有勇氣說呢?因 為要人們放棄生命,談何容易?
行者為法忘軀成就道業
但是如果是一位虔誠的宗教家,這件事對他就不難了。過去不知有多 少宗教家,為了維護自己信仰的宗教而捨棄生命。 佛陀的弟子富樓那彌多羅尼子,有一天到佛的面前,很虔誠地跪在佛 前,請求佛陀讓他到最南端、最野蠻的區域去弘法。 佛陀對他說:『弘法是一件很困難的事,要弘法必須難忍能忍,你有 這分生忍、法忍的毅力嗎?』 彌多羅尼子回答說:『我既然身入佛門,就要把生命奉獻給眾生,生 命都願意捨了,還有什麼生忍、法忍不能忍呢?』 佛陀說:『有這種精神很好,但是南方野蠻的人,他們根本就不講道 理,你去弘法如果他們不願意接受呢?』 彌多羅尼子說:『我可以用漸近的方式,不斷地說服他們。』 佛又問道:『如果他們不但不接受,還要反抗你,那你要如何?』 弟子回答說:『假使他們反抗,我必須忍受一切來克服。』 佛陀再問:『如果他們對你破口大罵呢?』 弟子說:『我要感激他們,因為他們只是罵我,而未打我。』 『假使他們動手打你呢?』 『那我更要感謝他們,因為他們只以拳頭打我,還沒有動刀拿棍來傷 害我。』 佛陀再問:『如果他們真的拿刀棍傷你呢?』 弟子回答:『我仍然要很感激他們,因為只傷到我的皮肉,沒傷到我 的生命。』 佛陀更進一步地問:『如果他們刀棍不留情,把你打死呢?』 弟子依舊回答:『我還是很感恩,人生就是因為有了這個身體,才有 種種的苦。我既已聽聞佛陀的教法,體會了真理,然後把這個身體奉獻給 眾生,為眾生而犧牲、為法殉道而棄命,那我的生命已得到尊嚴的解脫。 所以,我要感謝他們完成我的菩薩道業。』 像這樣的人才是所謂的宗教家!明知前路艱難坎坷;但他的心理早以 有了準備,不管眾生對他是罵還是打,他都要心存感恩;為了弘法利生, 他毫無畏懼,甚至犧牲性命於野蠻人的人群中,都不埋怨,而且感激那些 野蠻的眾生,完成了他的道念。 『棄命必死』對於菩薩行者並不為難,因為他們的生命觀已超然,不 懼一切磨難。
超越生死發揮人身功能
一般的社會大眾,有些平時看起來像是勇夫,威風凜凜,對財富名利 不饜足的追求;社會若有什麼問題,他們就很敏感,帶頭起鬨示威、抗議 ,但遇到危險時,他們又逃之夭夭。唯有宗教家願意以和平方式捨身取義 、赴湯蹈火;真正超越生命境界的人,才能做到如此。 『人生自古誰無死』,自古以來沒有任何生命能保住長生不死。醫院 中末期癌症病患的眷屬恐怕病人知道病況,而病人雖心知肚明卻故意逃避 ,但最後還是會死啊!既然生命都有盡頭,我們為何不在這個生命的歷程 中,好好發揮它的功能呢? 宗教的信仰者,須有超越生死的情操,好好利用生命的功能。雖然佛 陀說:『棄命必死難』,但我們應善用這段生命功能,即使是捨身為眾生 也在所不惜。縱然是難,也不為難,這叫做『難能可貴』。
人有二十難之四 ── 得睹佛經難
人生好像難的事情很多!比如說:曰常生活中常會碰到『難』,就連 口頭上說話,也常會出現這個『難』字;例如地上弄濕了,正巧看到一個 人要走過來,細心的話,我們會提醒他:『地上濕濕的,很「難」走,你 要小心哦!』或是想打開一個瓶蓋,可是怎麼用力也打不開時,也會說: 『這個蓋子很「難」開呀!』反正,舉手投足之間,常常就有難走、難提 、難開..等等類似的事。而現在我們所要說的『難』,才是人生真正的 大困難。 雖然如此,我們果真有心想去做,即使是很難的事,也不成其難;反 之,若根本無心要做,那人家只說了一句:『地板濕濕的,很難走。』我 們便停於原地,怕地上濕濕的會滑倒,就不敢走過去。這麼簡單的事,若 能稍加注意,小心地跨步,很容易就走過去了,那有什麼難?如果我們的 人,時時都放在這個『難』字、那我們這段人生怎能順利過關呢?
文字不足是一難
現在,來談第四『得睹佛經難』。能看到佛經很難?有些人一定會說 :『有什麼難呢?經常接到熱心人士助印的佛經,經書這麼多,都已經造 成收存放置的困擾了呀!』的確!數量這麼多,怎麼說「得睹佛經難」呢 ? 就現代人而言,「得睹佛經難」,其實是難在經文深澀。平常的人, 想要深入去看佛經,且加以完全體會貫通,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因現代人對文學,文字較輕忽,已經看習慣了白話文,對古文經書的 接受力很弱,「文字代溝」的距離很大,自然無法體會古文經中的文義。 因此,這些經典對我們來說,就不容易看懂。 佛陀在世時,他說『得睹佛經難』,因為當時並沒有佛經!佛陀是配 合當時的社會背景,及他所遇到的人與事,然後以他自身的智慧來觀機逗 教。不管遇到什麼樣的人,他都可以運用智慧思想去教導人們:佛陀並沒 有先擬稿、或先做好一篇文章才講話,完全是依智慧的觀察,照當時社會 背景需要、依智慧觀機逗教。等到佛滅度後,才由弟子將口口相傳的資料 結集而成。
當時,迦葉尊者、阿難尊者雖然結集佛法,也只是將所記憶和所聽聞 的,由阿難重述宣講。而有些記憶力較好的人,就把阿難尊者口述的法, 再以簡單的短句方式傳誦,再為他人宣講。就像法華經裡所講的,如果聽 過法華經後,能夠以口宣說,讓其他人也有機會聽聞;不但說的人有功德 ,聽的人若再把『法』傳播出去,如此輾轉相傳,直到第五十個人,他的 功德和佛陀在世時,當場聽聞的功德一樣。意思是說,我們要利用各人的 記憶,用心去聽,然後再去教導其他的人。
時空阻隔也是難
慈濟志業也走由『無』到『有』,逐漸創立而成。在還未建立慈濟之 前,根本就沒有一本慈濟的範本;只是憑著理想,辛苦地把它一一建立起 來。慈濟建立之後,大家來看、來聽,再把由看到、感覺到的那份心得, 一一口耳相傳,讓其他的人也覺得很歡喜,因此大家同心攝受在一起,共 成慈濟志業。 佛經的結集也是由『無』到『有』,佛滅度後只有口頭的傳誦,直到 後來再以梵文記錄於貝葉,但也是非常簡單的記錄。可見佛說『得睹佛經 難』的原因:第一、佛滅度後一百年問,根本就沒有佛經可看;第二、口 耳相傳的經文,是不是百分之百的正確呢?這也很難說。以我為例,我現 在用台語說話,你們用文字記錄下來,也無法百分之百,一字不漏的寫下 來。因講的是方言、記的是文字啊!何況佛經留下來的時間已經很長遠, 因此,想要體會佛陀當初的語言意境,自然更難了! 台灣的佛經數量很豐富,但其他地方可不一定看得到:就如,現在慈 濟在美國已設立分會,每個月寄過去的慈濟道侶和月刊,或是其他文章, 他們看到都非常高興,為什麼呢?因為『難得』啊!要得到那些文物不容 易,因為從台灣寄過去的數量有限,所以,他們把它當成寶貝一樣,而這 麼有限的東西,到底有幾人可以看得到呢?所以也是很離。
心行放逸難上難
我想即使有無上妙法排在前面,如果無心去看,那怕是伸手可及,而 且只要花一點點時問,便可看完,卻仍然不會動手拿來看,這是不是難呢 ?總而言之,佛所說的難,是難在我們的心。心若沒有這份企求妙法的傾 向,就不會有所行動。世問沒有不勞而獲的便宜事,況『出世妙法』呢! 佛陀說『得睹佛經難』,我想現代的出版社那麼多,三藏十二部經都 甚齊全。除了三藏十二部之外,還有許多學者用心研究後,再杷經文譯成 白話文,但是我們若不想去看,不去了解它,那即使坐在經書堆裡也是『 得睹佛經難』呀! 經者,道也;道者,路也。我們不只要看經,還要去『行』。如 果不肯去行,凡夫與佛的距離,畢竟是幾十萬億佛土之遙呀!學佛者應該 心領神會,身體力行,要不然真的是『得睹佛經難』。也希望大家都能站 在『經』的道路,不要畏懼,若聽了人家說『路濕濕的很難走』,我們就 不敢前進,這短短的路都走不過去,如何去走十萬億佛土的路呢?能夠把 心調整好,時時刻刻,步步向前精進,就能到達千經萬論的路途盡頭── 諸佛的聖域。 除了佛經之外,現代人的知識水準都已提高了,但真能用功讀書的人 卻不多,能用功讀書,並且又能實際運用書中的理論者更少。有些年輕學 子最初選的科系是農業系,到後來卻是經商;有人選商科,畢業後卻從事 工業。總而言之,世間的一切學問,能專心去學習而且能學以致用的人的 確是少之又少,更何況要以出世的精神,來研究佛陀的教法,更是難呀! 如果做人的行儀和世間的學問不能圓滿,不能用心,如何能做好一個學佛 者的本分?雖然當今的印刷術很發達,到處都能看到佛經,但能夠暸解佛 經的教理,且運用於生活中的並不多,所以說『得睹佛經難』。
生命貴在實踐
不說現在,就是佛陀在世時,也有一位叫二十億的弟子,他是一位很 富有的長者之子,又是獨生子,父母很疼他,他一生下來,父母就請了很 多僕役來侍奉、照顧他,平日把他侍候得足不著地。小的時候是這樣,長 大了也仍是這樣;一個人從小到大,腳底不曾踩過土地,那要如何生活呢 ?當然是時時刻刻都有人侍候著他,而且在家中也時時坐著轎子,讓人抬 著走,以致他的腳底都長了細毛,從這點我們就能想像得出,這位『二十 億』在家裡是如何的享受,親族父母又是如何的寵愛他。 有一次,佛在衹園精舍講經時,這位年輕人,雖然很少外出,但他曾 聽說──佛是超世間的覺者。他從心中起了仰慕之心,所以,就向父母請 求,要去見佛。他的父母也認為這是一項增加智識的好機會,就派人用轎 抬著這位年輕人到佛的住處。 佛陀看到這麼多僕從簇擁著一位小主人,扶扶抬抬地來到他的面前, 佛陀就為這位年輕的長者之子講經,講了很多人生道理,和生命功能的使 用價值觀,也宣說生死的無常。這位長者之子聽完之後,深深地覺得自己 從出世到今天的生命根本就不曾發揮過功用,他心裡非常恐懼,因為生命 無常啊!他覺得自已不適合再於社會上生活,便請求佛陀讓他皈依,甚至 求佛度他出家。 但佛陀提醒他說:『出家必須和大眾過著「六和敬」的團體生活,要 能和睦相處才行。』這位富家子,因出家之心慇切,他很願意過這種生活 。於是他勇敢地站立起來,跨出他人生的第一步。第一次把腳踏在地上, 邁開腳步,走到佛陀的面前皈依頂禮,並且對佛陀說,他願意在僧團裡, 付出這一、二十年當中所沒有發揮的生命功能;他要做人家所難做的事, 要修人家難以忍受的苦行。
生命如琴弦
出家之後的二十億很勤奮,也很用心。祇園精舍前前後後,僧團所住 的範圍,他都很辛勤地打掃,處理雜物;有空的時候就不斷地背誦佛陀的 教法。人們每次遇見他,總會聽見他喃喃誦念的聲音,甚至睡眠的時間也 一直減少,直到連眼睛要闔一下,他都覺得浪費時間,認為分分秒秒均不 能讓它輕易消逝。
有人向佛陀說,長者子──二十億比丘,已經發 憤忘食,托缽的 時問不出去,甚至晚上該睡的時間也不睡,再這樣下去很危險啊!佛陀聽 了,就到這位比丘的住處向他說:『你修行這麼用功呀!你在家最喜歡的 嗜好是什麼?』二十億比丘說:『我最喜歡彈琴。』佛陀問道:『琴弦如 果太鬆了,琴音如何?』二十億比丘說:『弦太鬆,就彈不出聲音。』佛 陀又說:『如果弦繃太緊呢?』比丘說:『那很危險,琴弦很容易斷!』 佛陀又問:『什麼情況下,琴發出的聲音最美妙呢?』比丘回答:『弦的 鬆緊調得適度,彈出來的聲音最好。』佛陀說:『修行也是像調彈琴一樣 ,不可放鬆,但也不能太緊,否則過猶不及是很危險的,最好是行於中道 。所以,你應該調節自己的生活,日常的作息要正常,而用功的時候則要 很專心,切不可放逸。若能把生活調節得恰當,再用心去體解道理,把所 學的法和實際的生活配合在一起、那你的修行就成功了!』
現代人學佛也應該依照佛陀在世時,所教化的方法來學習,不要把時 問浪費掉。要學得日常生活待人接物的道理,能夠清楚為人的道理,才能 體會出世間的實相。如果,學佛只是光看而不做,不把道理和生活融合在 一起,那麼事與理就完全脫離了。所以,『得睹佛經難』,意思是指:能 真正去體會,實踐佛陀的教理很難,而不是要得到印刷精美的經書難。現 代人的智識水準提高了,不只是文言的經書多,白話文的經書也很多。不 過,看佛經和運用佛經之間,還有一段很長的距離。因此,不能只看經書 、背經文,背得很熟稔而不思考經文意義;看書而不見理,那是沒有用的 。
『得睹佛經難』。總之,一定要真正身體力行才能受益啊!
人有二十難之五 ── 生值佛世難
我們常聽到一句話『人海茫茫,何處是歸程?』這表示人生在世 間,心裡茫茫然沒有一個皈依處;佛經中有『一眼之龜,適逢木孔』的比 喻─在茫茫的大海中,有一塊浮木,中間正好破一個洞;有一隻獨眼之龜 每隔一千年才會浮出海面一次,就在牠浮出海面時恰恰好穿過這個洞,把 頭伸出來,這種機會多難得啊!在人生的大海中,要找一個真正的皈依處 ,就像那隻獨眼海龜千年後浮出海面,正好把頭穿過木孔那般的困難,機 會是那麼的少,所以佛陀說:『生值佛世難』。我們的生命,雖然不斷地 在六道中輪迴,但我們要得人身確實很難;既得人身,又能和佛同一個時 代更難;與佛同世,又同住一個地方,更是難中之難;能與佛同住一個地 方,又能見佛,那更是不容易啊!二千多年前,佛陀出生於印度,而我們 是否也曾與佛同世呢?縱然與佛同世,但地球這麼大,我們不知生在那個 角落,也不一定能與佛同生於一處;即使以上兩個條件都俱足,是否能見 佛面,也是一個問題,所以說:『生值佛世難』。
換我心為佛心
雖然佛陀在世的時間距離我們現在已有兩千多年,如果現在的人能依 著佛陀留下的教法修學精進,必能深入佛陀的精神;只要心中時時有佛, 那我們就好像與佛同世一樣啊!若聽聞了佛法,卻不知好好去運用,即使 是與佛同住一處,也是離佛很遠。 佛經曾記載,佛陀到了一個只有九萬人口的小城;有三分之一的人, 曾見過佛,聽過佛說話。另外有三分之一的人,只聽說佛已經來到城中, 並沒有見到佛。其餘的三萬人,不只未曾見到佛,就連佛名都不曾聽到, 怎會了解什麼是佛法呢?雖與佛同世,但要見佛仍是很難!小小的一個只 有九萬人口的城市,也只是有三分之一的人有機會聽聞佛法啊!何況我們 離佛已經二千多年了!佛陀告訴我們『三世一切佛,一切唯心造』仔細想 想,九萬人中有三萬人連佛名都不曾聽過,雖然與佛同世,卻如同隔世, 那有佛法可言;其他三萬人,雖曾聽聞佛名,卻沒見過佛面,那又有什麼 受用呀!剩下的三萬人,雖見過佛,但是否能把佛的道理領納於心呢?如 此再三過濾,又剩下多少呢?這麼說來,只要能接受佛的教化,『與佛同 世』和『與佛不同世』,也是一樣啊!
如果我們時時刻刻以心念佛,則佛在己心,把自己的心換成佛心,如 此不只可以『與佛同世』,而且還可以彰顯佛的智慧,及啟發我們的佛性 。我常說,不要輕視自己,因佛常在我們的心識裡,我們的心如果時時將 佛的心,佛的行為運用於生活中,佛已伴隨我們同行,怎會『生值佛世難 』呢? 如法修學善巧運用 現代的人,若有仰慕賢人的心,他自然會用心尋找明師,但要想找到 一位真學實德者,卻也不是易事。因為『真學』與『實德』不是在任何人 身上都能找到的。佛陀就是一位具足真學與實德者,他的教法,我們已聽 過很多;佛的事蹟,我們也知道不少,若能把聽來的道理用行為表現出來 ,那麼佛就時時在我們的心中!在我們的生活行動中了!雖說『生值佛世 難』,但只要佛心與我常在,即與生逢佛世無異,也就不成其難了。
就像前面說過的『得睹佛經難』,我們要聽佛經,了解佛法,是不是 很困難呢?以現在而言是很容易啊!因為到處都有人在演講,而且往往是 場面盛大的佛法演講。聽講者也很踴躍,有時侯是幾千人,幾萬人。但是 這幾千,幾萬人當中,到底有幾位真的把佛的教法牢記在心中,再拿來應 用呢?如果人人聽了佛經,都能把它應用於日常生活,那我們的社會早就 已經淨化了!可惜的是,聽了以後沒有實際應用;像這樣,即使聽過佛法 和不聞佛法又有什麼差別?
現代人的知識水準提高了、看佛經那會有什麼困難。學識這麼普遍, 如果看了經典,能如法修學,又能把它拿來日常生活中應用,那麼我們的 眼晴所看到的,無不都是佛的行動;耳朵可聽到的,都如佛的聲音一般; 那我們『值佛世』怎麼會有困難呢?不過現在的社會,偏偏就是離正法很 遙遠,離聖人、賢人、像是隔了遙遠的世代一樣,不容易求得佛的教法。
見佛聞法一念間
佛陀常常說:『適值佛法、曠劫難遇。』的確,我們得遇佛法是曠劫 (長遠的時間)難遇的呀!不過佛陀又說:『瞬息之間,可以見佛聞法- -謂見佛聞法一念間』,瞬息之間和曠劫難遇,這兩者是不是差別很大呢 ,如果我們不好好面對佛的教法真理,去身體力行,即使是與佛同世,也 和隔世沒有兩樣。反之,雖然我們生離佛世已有幾千年,若聽到佛陀的教 法後,當下就能愛惜教法,拳拳服膺;在日常生活中去行佛所行之行,說 佛所說的話,懷佛所懷的心,如此,則我們瞬息之間所遇的,都是佛法真 理啊!
得遇真理,且能體會真理,並不一定是要在幾歲的時候,或在什麼特 別的環境。比如說我去參加護專開學前的會議時、我聽到一位懿德媽螞說 :『星期天,我要回家時,在車上遇到我們的學生,我就問她們去那裡? 她們說:「我們去散播慈濟的種子!我們和花蓮師院的學生去參加救國團 的活動,和另外的一些學生,大家登山之後,我們發現慈濟的學生非常受 大家重視,我們一切的行為、言語、動作,都很讓人肯定,我們現在才知 道,身為慈濟護專的學生是光榮的!」又說:「在談話當中,我們都會把 握機會,告訴他們慈悲喜捨的精神,也告訴他們上人的話──要縮小自己 、擴大心胸。在外面參加活動、大家都很愛我們;有些女同學就吃醋了, 我們就告訴她們不要不平,也不耍吃醋,因為我們散播的是大愛,是清淨 無染的愛,你們不必擔心。」』
看看,這些同學們在這裡只有短短的四個月──一個學期的時間,她 們就能把佛教慈悲喜捨的精神付諸行動;甚至和其他學校的人接觸時,也 能表現出慈濟的形象,並且散播慈濟的種子,散播慈悲喜拾的大愛。她們 年紀輕輕的,就能接觸到佛法,是因為唸了慈濟護專。在學校上課時,她 們接觸到的都是專業知識,很少接觸佛法,但是她們的心卻能在潛移默化 中,融入慈濟精神和佛法教育,因而處於人群中會使人人敬愛,她們接觸 的時間並不很長呀!只要有心且能用心地接受,便是:己心和佛心互相融 通,身意會合,這叫做『見佛聞法一念間』。
學佛聞法不在時間久暫,一旦離了佛心就曠劫難遇啊!若能會合佛心 ,瞬息便能見佛。所以『生值佛世難』,我想並不難,只要我們專心,便 能於瞬息之間見佛聞法。這完全只在一個『心』字、有心學佛的人真正要 多用心,聽了法要真正吸收,記在心中,然後表現於行為,那麼,見佛聞 法並無困難啊!
人有二十難之六 ── 忍色忍欲難
人有二十難,其中第六難就是『忍色忍欲難』。 『色欲』這兩個字聽起來好像只是針對男女之間的欲念而言,其實, 『色欲』涵蓋的範圍很廣。『色』包括一切有形有質的物品,凡是我們的 眼晴所看得見的、身體所能感受到的,全部都在形質──『色』的範圍之 內。
心生貪愛不取難
所謂『忍色難,忍欲難』,『忍』指心理的控制。譬如說我們看到一 件東西很美、如果無法控制自己的心念,很自然就會想佔為己有,並採取 行動伸手拿取。有些人是正當的取得、有的則是不正當的獲取。正當的取 得雖是來自別人歡喜的給與,卻也是因為見物歡喜而生貪愛心,才會有取 得的行動。有的人卻偏偏喜歡自己不該取得的束西,明知不該取而生起欲 念,既起欲念,又無法控制,以致做出了犯戒,犯法的事,這就是『忍色 忍欲難』!
我記得很多年前,曾聽過一個案例──
有一位年輕的女人,她有一位妹妹,母親非常疼愛她們,家庭生活過 得很好。後來這位年輕的女人和一位男士有了感情,論起婚嫁,母親很贊 成,也用很多嫁妝陪嫁過去。 她先生是一位租屋階級的人,經濟沒有女方那麼寬裕,他們結婚之後 ,她生活享受的欲望還是和以往一樣,無法適應婚後的拮拘環境。於是, 經常回去向母親要這個,要那個,她母親什麼都順著她,女兒要什麼給什 麼。
這位年輕的太太經常埋怨先生無法讓她揚眉吐氣,希望先生趕快買一 棟房子,而且是要像樣的房子。但是她先生是公務員,以他的薪水那有能 力買房子?
她的先生也算是安分守己的人,每個月的薪水總是原封不動地交給大 大,雖然省吃儉用,但是大大要把先生的薪水累積到足夠買一棟像樣的房 子,那金額實在相差得很遙遠。這位大大只要想到別人有房子,而她卻要 向人家租房子住,她就忍不下這口氣。在強烈的購屋慾望驅使下,她就常 常去看房子,即使沒有能力買,她還是經常去看。天倫夢碎只為貪
結果,連續幾年間,她常常回娘家告訴母親說:『我看了一間房子, 二百多萬,想把它買下來。』 母親問女兒:『你現在手上有多少錢呢?』 這位年輕的太太說:『我目前有二十多萬元。』 媽媽就費盡了口舌來勸她、但是沒有用。 有時她也和先生說:『我今天去看了一間房屋,總價一百多萬!』 先生問:『我們現在有多少儲蓄啊?』 大大說:『二十多萬!』 聽到這個數目,先生就好言相勸安撫太太。
但是,十幾年間,這位大大都是為了買一棟房子而忙;她經常跑到外 面去參觀。只要人家房子蓋好了,她就跑去看,心裡一直想要買,但總是 離自己的經濟能力很遠。直到結婚十二年後,她看到一間很滿意的房子, 位於台北市,訂價總共要三百八十萬。當然,那棟房子是非常漂亮,她愛 得幾乎發狂,天天都回去吵她螞螞、希望媽媽借她二百萬! 媽媽說:『借你二百萬不是問題,但是另外的一百多萬呢?你要怎麼 湊?』
她說:『我可以參加互助會,可以跟某某人借錢。』
她母親故意問道:『你一個月能繳多少會款?能還人家多少錢?』 事實上,她先生的薪水,全部拿來繳會款都還不夠,何況是借的錢呢 ?所以,她母親無論如何總是勸她:『先把這顆心,安頓下來!』 可是,她不但沒有辦法控制這份欲望,甚至怪她母親不肯幫忙,因而 和母親斷了母女之情,和妹妹也反目了。
斷了娘家這方面的親情後,她還是沒有辦法壓制這分欲念,而且把這 種怒氣完全發洩在丈夫身上。
她天天責怪先生沒用,不能滿足她的願望。先生被她鬧得沒辦法,竟 然去做了一件貪污的事,後來事情暴露了,錢還沒拿到手,就走漏消息, 結果被判了刑。 雖然如此,她的貪欲是否就止熄了呢?依然沒有,甚至變本加厲,常 常教她的孩子讀書回來後,到百貨公司去,趁人家不注意時,把東西偷拿 回來。她的孩子被她教會了這種不良的習慣,看到人家好的東西,就把它 『拿』回來!
有一天,她的兒子在一家書局,偷拿了幾枝名貴的鋼筆,當場被抓到 ,因此被送到觀護所。最後,剩下女兒在家,這位太太似乎已狂亂了心性 ,她一直罵這個女兒,也經常虐待她。有一天,她女兒放學回家途中,十 二歲的心靈不知在想什麼,邊走邊哭,不小心就被車撞死了!結果家裡只 剩下這個女人,到了這樣的地步,她一無所有,終於精神崩潰了! 這是一個家庭悲劇,為了白己的愛欲而斷送了女兒的命;先生因為要 滿足她的願望,結果傻事也做了,在鐵窗裡不知要待上幾年;孩子在她不 正確的教導下,學會偷竊的行為而淪落在觀護所,這孩子的一生,是不是 敢因此毀了呢?她自己也落到精神失常的絕境!這就是愛色愛欲的心理無 法壓制所引起的啊!
所以,佛陀說:『忍色忍欲難』,世間像這樣的事,毀滅了多少人生 ,毀滅了多少家庭?真是可憐的眾生。
知足常樂
佛陀常常教育我們,對於世間的物質、情愛,要有正確的看法,如果 能通情達理,對物質的取拾就會有很正確的看法,該得的是我們的,有餘 的應布施;不該得的就不要想取得,我們應該控制好愛色愛欲的心,那麼 就不會犯錯了。 犯錯的人,就是無法忍色忍欲的人,所以才會造成終生的遺憾,一念 差,步步錯!不可不慎啊!
人有二十難之七 ── 見好不求難
人人都有追求之心,前面說過『忍色忍欲難』,因世間有五花八門、 形形色色的物質,足以誘惑人心,使人迷亂,要忍色忍欲不受誘惑,實在 是很難。所以佛陀又說:『見好不求離』。
人們總是不斷地追求,只要認為是好的,就要再向前追尋,對凡夫而 言,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可是人生的煩惱,多是因此而起,為了這分追 求的欲望而誤了前途的,大有人在。
貪求心重的人,總是對自己目前的環境永遠不能滿足,他永遠覺得空 虛而有失落感,因不滿現實,所以常常向外追求;為了追求未來的目標, 他就會迷失了自我。所以佛陀在世時,常常用各種方法教育大家,希望學 佛的弟子們能接受他的警語。 佛陀常說:『人生無常,一切如夢幻泡影。』不過,眾生卻愚痴無知 ,不務現實,常『偏執於空』,或『著於有』,而一直追求不放;所以佛 陀不管是向富有的人家,或者是貧困的人,都以平等的智慧應機教化。
庸碌一生何以安此心
佛在世時,有一位小國王,這位國王可以說是富甲天下。他本身有印 度的傳統信仰,就是婆羅門教。他深信今生此世的位高權重,是他過去生 布施,造福的結果,所以他常歡喜造福。
有一天,他啟開珍寶庫藏,以七天的時間為限,發出通告說:『人不 分遠近,不分種族;只要來此,一定有求必應。』他把珍寶分成一堆一堆 ,每堆約六十個棗子堆起來這麼大,來求助的人,固定每人給一堆。這些 財物儘管有不少人來拿,但還是剩下很多。 佛陀知道這位國王發如是心,可是他這樣的造福,並不是真正的解脫 ,因為他還是有所求──求來生福。
於是,佛陀化成一位婆羅門教的乞士來到國王面前。國王說:『你有 什麼困難儘管說,不用客氣,我一定滿足你的需求。』 這位乞士說:『我知道國王喜愛布施造福,所以我要來求取財物。』
國王說:『好,那你就拿一堆吧!』 乞士拿了一堆珍寶就走,可是只走了七步,他又回過頭來把珍寶放回 原處。 國王問:『咦!為什麼又拿回來呢?』
乞士說:『本來我想三餐溫飽就可滿足,但現在有這些珍寶,卻還過 者如此流浪的生活,覺得欠缺了安全感,所以很希望蓋一棟房子。』
國王聽了覺得有理,就說:『你可再拿一堆。』
他真的再拿一堆,走了幾步又回頭放回原位。
國王疑惑地再問:『怎麼啦?』
乞士回答說:『我想如果把這些東西拿去賣了,也只夠蓋一間房子, 若想娶妻也還不夠呀!』
國王就說:『好吧!那你拿三堆去,這樣就足夠讓你娶妻建屋了。』
這位婆羅門乞士於是拿了三堆珍寶,回過身便走;走了七步,又回頭 把東西放在原處。國王很訝異地說:『你這個人真是奇怪,三堆財寶難道 還不夠嗎?』他說:『我算一算仍然不夠,因為即使房子蓋好,娶了妻, 生了子,我還得請一些奴婢來奉侍妻兒,或則把房子裝璜得漂亮一點,所 以算起來仍是不夠用!』
遇到這樣的人,國王卻也度量寬大地說:『那你就拿七份去吧!』
乞士真的拿了七堆寶物離去,走了一段路,他又把東西原封不動地放 回去。
國王微怒道:『你真是一個怪人,夠你蓋房子,娶妻,也夠你請奴婢 了,這些你還嫌不足嗎?這些財物可以讓你享受一生啊!』
乞士歎道:『我再怎樣計算,仍覺得不夠,即使什麼都有了,可是兒 子長大也要娶媳;唉!人生一世確實是追求不完,也做不完呀!況且人生 無常,我寧可過著目前這種樸實自在的日子,沒有精神的負擔及家室之累 ,可以清淨地過一生,我認為目前的生活,就是我最理想逍遙自在的生活 方式。』
國王聽了這位婆羅門乞士的分析,頓有所悟,他想:『對!人生有永 無盡頭的追求,我現在已經很好了,還想追求來生的福;若生生世世只追 求福報,那就永無解脫之日了。身為國王要為百姓,國事操勞,還得防範 他國侵犯,為此憂惱,像這樣是真正的福嗎?我應該去追求更超然自在的 福!』
佛陀已經知道國王的心態,這位婆羅門乞士於是向國王說:『現在有 一位覺者──佛陀出現於人間,我要追求財物,倒不如去追隨佛陀,因為 佛陀有取不完的輕安解脫的法財。所以,我想我還是去追求佛的真理比較 好。』他喃喃自語的邊走邊說,也就離開國王而去了。
國王聽到了世間有位覺者,他心中一震,『對呀!國內的人民、不是 也口耳相傳地說悉達多太子已經成佛了!他是天下眾生的導師,我何不去 求佛陀,請佛為我開示皈依?』於是他即刻傳令準備馬匹;動身到祇園精 舍去。
到了祇園精舍求見佛陀時,國王一見佛陀,覺得像是遇見故人一般, 他想『我在那裡見過他呢?』佛陀微笑地向他說:『才沒有多久的時間, 你怎麼就不認得我了呢?』那時,國王見到佛陀這麼慈祥的態度,於是會 意過來,趕緊五體投地,感謝佛陀啟發他的智慧。 佛陀最善於觀機逗教,甚至用婆羅門乞士的形態去接近國王,以種種 的方便法,三番兩次地乞求財物又歸還,這就是智慧的引導,這位國王終 於被度化了。
棄欲無貪最輕安
佛陀常說:『人生求無止境』,所以說『見好不求難』,像那位國王 ,他身為一國之尊,又富甲天下,也還覺得必須再求取來生的福;而婆羅 門乞士(以喻世人)想要房子,又想娶妻;娶了妻又要奴僕,而且還要為 未來的子子孫孫設想。這個例子明顯地告訴我們,人生求無止境,多辛苦 啊!
當然,『追求』是好事;我們學佛也要『求』精進、不過精進是為了 要解脫自我的心靈,『求』突破人間色欲的誘惑,要真正用脫俗的精神, 追求心靈清淨,而達棄欲無貪的輕安!
人有二十難之八 ── 被辱不瞋難
第八,『被辱不瞋難』。 每個人生氣的時候都會說:『這口氣我忍不下!』為什麼忍不下呢? 『因為我被人欺負了,人家佔我便宜』,或『他不講道理』。大多是這些 問題讓人忍不下這口氣。 『氣』由何而來?由『貪、瞋、痴』而來。多數人都有貪、瞋、痴三 毒之念,這就是凡夫。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確是離不開這三毒,這就是人 的心病。 有了貪、瞋、痴、會使家庭中的每一分子不能相互忍讓,社會也是由 於人有『瞋』念而互相計較鬥爭。本來人生應該是很美好的,就是因為人 人有貪、瞋、痴等三項心理病態,所以稍被人家佔了點點便宜,就忍不下 去。 佛陀之所以能成佛,就是在群體中,能忍下別人所不能忍的侮辱和攻 擊,做人家所做不到的艱難之事,所以他能成佛。
忍飢耐餓以德化怨
當年,佛的僧團中,有一位提婆達多比丘是佛的堂弟。他存有野心, 想要統領僧團,因此和阿闍世王勾結,二人互通計謀。阿闍世王想早日取 得王位,因此不惜用殘忍的手段,把父王囚禁起來,禁供水穀,要讓父王 活活餓死;提婆達多也用種種的方法要殺害佛陀。 有一天、提婆達多和阿闍世王共議一計,且傳令下去、命令全城的人 一律不准供養佛僧,若有違犯,必遭重罰。因此全王舍城內無一人敢供養 佛陀及僧眾。 佛的弟子雖只是日中一食,但每天也不可缺少這一餐飯。時日一久, 僧團己快無法維持生活。佛就叫目犍連、舍利弗、迦葉尊者等諸大弟子, 分別帶著僧眾分散到各個地方去,唯獨佛和阿難及五百位僧眾留在城內, 他們忍飢耐餓,佛陀想以這分忍辱,毫無抵抗的忍德來感化阿闍世王。
慈悲心調服狂象
提婆達多得知佛的大弟子們都已帶著僧眾離開佛陀而分散各地後,又 向阿闍世王說:『佛的大弟子和很多僧眾都已離去,現在城裡只留下佛和 阿難以及五百僧眾;我們可以趁著人少的機會,來消滅佛及僧眾。』 提婆達多教國王明天請佛陀入官接受供養,而他自己就計劃用酒灌醉 五百隻大象,等佛來到半途時,把醉象放出使其狂奔,企圖利用醉象去踐 踏佛陀及僧眾。象不但力氣很大,被灌醉後更會發狂而到處攻擊人畜,極 為危險。他們決定了計謀之後、阿闍世王第二天真的就依計行事,請佛來 供養。 佛陀雖明知他們的計謀,但仍然很歡喜的接受。於是和阿難率領五百 僧眾向王官前進,到了半路,一群瘋狂的大象衝出來;所有的民眾都驚慌 走避,唯有佛,阿難和僧眾都安然不動。醉象已衝到近前,佛陀卻仍然安 立不動。 奇怪地,這群原本瘋狂怒奔,驚天動地呼嘯而來的大象,到了佛陀及 僧眾跟前時,竟然都安靜下來。而且,每一隻大象都如五體投地般地跪下 ,溫順馴服。佛陀安詳的露出笑容,摸一摸大象,然後穿過象群,走入王 官。 阿闍世王看到這幕景象,心裡很吃驚。他發覺佛陀不只具有調服人群 的威德,即使是狂醉的象群,他都能馴服。所以,他內心起了敬畏之意, 於是恭敬地供養佛陀。佛陀對這件人為的『意外』不但不怨、不怒、接受 供養後,還真誠地祝福阿闍世王。這即是佛陀的忍德。 我們普通的人,受到他人一點點的欺侮,就要力爭到底,而佛陀卻是 『被辱不瞋』。雖然受人侮辱,侵擾,甚至於到了讓人斷絕糧食,且以醉 象要來加害的地步!佛都能亳不動氣;不把侮辱放在心上。由此可知佛陀 的心境已淨如明鏡,不起瞋恨等心念;心中常存著無量的愛心。 愛、慈悲、寬諒可以取代瞋恨之心,一個人若有愛心,慈悲寬容的心 ,怎會產生瞋怒?我們若能消除瞋怒,又怎會有人我是非呢? 可能有很多人有這樣的經驗,在室內坐著,外面的雨聲滴滴答答,雖 然沒有冷風吹進來,但光聽到雨聲,就增加了幾分寒意;這是心裡的感覺 。佛陀一再警惕我們──『一切唯心造』。你是快樂,或是痛苦,都是從 心而起的感受。不管是你對待人,或別人對待你,一切的動作感受都是從 心而起。不但人是這樣,其實世間一切眾生都是如此。 我們必須瞭解,一切人我、事物接觸時,心裡的感受、心念,是如何 生起來?而歡喜,瞋恨──又要如何去壓制、轉化?培養快樂的心境,壓 制、轉化瞋怒之心念,這就是我們修行要下功夫的地方。 佛陀在『二十難』中,說『被辱不瞋難』,就是指:一個人在遭受侮 辱時,一點都不會發脾氣,這個人才是真正的難得;人家若瞧不起我,而 我能一點都不在意,這才是真正了不起的人。但是,世間能找到幾位這樣 的人物? 多數的人都會鑽牛角尖,本來人家對你並沒有不敬之念,也沒有對不 起你的地方。如果,你自己內心一直要往壞的方面去猜疑,那就是一件非 常痛苦的事。 過去,孔子曾說,人如果有忍辱的功夫,天下就無事可爭鬥,世間的 聖人都這麼說了,更何況是出世間的聖人──佛陀;他也教我們要學習『 忍辱』。
氣柔心細不戰而勝
周朝時代有一位專門養鬥雞的人叫做紀渻子。『鬥雞』,顧名思義, 那種雞是好鬥成性的;兩隻雞對立時,一隻稍微一動,另一隻就立即反應 ,於是兩隻雞就衝突起來,彼此攻擊。有時鬥得鮮血淋漓,遍體鱗傷,雞 毛拔光了,牠們還是不甘罷休,到最後通常是兩敗俱傷,甚至必須有一方 死亡。 周宣王很喜歡看鬥雞、這位紀渻子專門為他飼養鬥雞。有一天,有人 從外面買來一隻很強壯的鬥雞,周宣王很高興的把牠交給紀渻子,過了幾 天,周宣王就問道:『幾天前買回來的鬥雞,你把牠訓練得怎樣了?可以 上場去比鬥了嗎?』 紀渻子說:『還不可以,因為這隻雞血氣方剛,鬥志高昂,還不宜上 場。』 再過幾天,周宣王又問同樣的問題,紀渻子的回答仍是:『還不能上 場,因牠一看到其他雞的影子,就會衝動,所以還不能上場。』 又過了多天,周宣王再問,這次紀渻子說:『可以了,因為牠看到其 他的鬥雞,聽到牠們的聲音時一動也不動,牠的心已不受外物所動,就像 是隻木雞一樣,所以可以上場了!』 諸位聽這個故事會覺得很奇怪吧!爭鬥不就是要血氣方剛,鬥志高昂 才鬥得贏嗎?平常人都以為是這樣;但深入其中的道理後,就不認為是如 此;如紀渻子他認為這隻鬥雞雖然很強壯,鬥志很高昂,但如果一點風吹 草動就先主動攻擊,那牠必敗無疑。因此,使牠的鬥志收斂於心,才可讓 牠下場爭鬥。 後來這隻訓練後的鬥雞果然一上場就穩穩的站立,即使其他的雞到了 牠的身邊百般挑釁,牠還是像隻木雞一樣處處不動,只以眼晴注視著對方 ,對方就會產生莫測高深的畏懼,自然的後退,不敢攻擊,萬物眾生也有 這種心理戰術,能不鬥而勝;連禽類都講究心理的運用,何況是人呢? 人,一定要有這分不瞋的涵養,不可動不動就心浮氣躁,以為別人都 在與你做對。我們要以寬容的心去待人,不要有『我如果不跟他鬥鬥看, 他還以為我很傻』的想法。有句話說『大智若愚』,不要怕人家笑你傻, 要擔心的是人家說你太聰明,太聰明就是狡猾,『聰明』不是好聽的話。 如果人家說:『他怎麼那麼傻、任人家欺侮,一點也不在乎!』事實上, 如果我們能做到這樣就是成功了。 近來,每次看電視新聞,就教人觸目驚心。從國家最高的議事殿堂, 以至社會群眾皆以暴力做訴求,用拳打腳踢來解決問題。原本可以是很美 好的人生,為何卻變成互相爭鬥的情形?這都出於不肯忍讓而起的爭鬥之 心啊! 前面也說過『見好不求難』,經濟富裕者還要追求更多的財富,地位 崇高者還要追求更高的權勢,所以才會起這番爭鬥混亂的場面。我們每一 個人若能盡本分,以佛心為己心,那還會有什麼爭端?學佛的人,就是要 做到『被辱不瞋』──被人侮辱而不發脾氣;才是真功夫啊!
在這片靜寂的虛空中,遠處卻漸漸地傳來悠揚的念佛聲,佛號聲劃破 了這靜寂的時刻。外面是朝山的行者;裡面是早課修持靜坐、自我反省的 聞思行者。內外融合;這些無不是道場──修行處。
修行,不管在 任何地方,只要自我心靜、行正,便能念慮穩定。心能 靜、行能正均是修行的行態。世事本已多難,況為學佛者難事更多,有的 是『行』難,有的是『說』難,而『心意誠敬』更難;佛陀於四十二章經 的第十二章說:人有二十難,這二十難即包括行難、言難、心意難。
布施路上多荊棘 『二十難』,其第一難是『貧窮布施難』。
布施是佛教的修行方法──六度法門的第一條;布施是表示『愛』的 方式,布施是一種『付出』,有表示縮小自己、擴大心胸而關懷天下之人 。布施兩字聽起來很簡單,但對某些人而言,做起來卻不甚容易。普天之 下,無論那個國家或那個角落,都無法缺少布施的運作,如果缺少布施互 助的運作,那個社會就不是『人類』生活的社會。
學佛者,追求清 淨的愛,講究付出的藝術,這便是『布施』。經文中 佛陀說:『貧窮布施難』,確實是貧窮布施難。因為貧窮的人,自己資生 之物已很匱乏,怎麼會有餘物布施?僅管很有愛心,也很願意付出,卻苦 於缺少生活的物質,像這樣雖有布施之心,又有何用呢?所以-貧窮布施 難!
慈院曾住進來一位年輕的病人,因嚴重的車禍,傷到脊椎骨,全身無 法動彈。醫師診察後宣布說,已無法讓他恢復原來手腳靈活的功能。雖然 如此,醫師還是很用心地診治,護士和義工也都很細心地照顧他、鼓勵他 ;我也常常去看他,給予他經神上的鼓舞。他有位很好的嫂子,像媽媽一 樣的看護這位年輕的小叔;在周圍這麼多人的關懷之下,這為年輕人終於 勇敢地接受事實;大家愛的布施和細心的醫療,使他恢復了信心和毅力。
他心情熱關開朗後,奇蹟出現了,兩隻畸形的手可以動了,因此發願 道:『如果我可以坐上輪椅,我也要做一個幫助別人的人,我也要當個快 樂的義工!』歷經無數掙扎和努力,終於能坐上輪椅,他計劃要組織一個 『脊髓損傷連誼會』。因為,他深深體會到脊髓受傷的人,由其是年輕人 ,那份心靈的打擊是多麼痛苦;他希望組織這樣的團體,由殘障者鼓歷殘 障者,讓殘障的人也能勇敢地面對社會人群,使每位傷殘的人,仍然能和 平常人一樣,過著快樂的生活。這『連誼會』於慈濟社工同仁愛心協助下 ,已經成立了,現在的成員有一百多位。他很用心地設計一張『會訊』, 每個月都各寄一份給會友。 雖然,他的手已變成畸形不靈活了,也不 能寫字,卻不因此而放棄自 己想做的事,他拜託復健科的醫護人員,幫他想辦法,經復健科同仁用愛 心與耐心教他用指套。他於是帶上指套,頻毅力用心學習打電腦,代替寫 字的功能,很困難的一字字輸入電腦,極為『艱鉅』地完成那張會訊。我 看到他這份『會訊』,心裡非常感動,很多健康的人,根本就沒有心要學 電腦,而他確有這份耐力和毅力!由於他熱心付出,現在已有更多的會友 加入『脊髓損傷連誼會』。
他看到一些會友只能整天躺著,無法翻身 又無親屬照應,不禁慨歎『 久病無孝子』,可是病人躺久了,會得褥瘡;因此,他發願要買能自動翻 身的病床,送給須要的會友。於是在年底時,他去賣春聯,想賺一些錢, 但一張自動病床需幾十萬元,他想或許可多賣些春聯,來完成這個心願, 結果他賺了一萬多元,離目標還太遠,又挨家挨戶到人加店裡募捐,可是 反應很冷淡!諸位,像他這麼有心想幫助病友,但畢竟不容易!這也是『 貧窮布施難』。
身心健康者,有力行善者,想做什麼都可以,手腳很 靈活;日常生活 中,只要少吃些、少用一些,將大家的力量匯集起來,就可幫忙須救助的 人;而一位脊髓損傷者,做來就沒那麼簡單。所以我們要懂得珍惜,世間 有如此多的『難』,而我們能去做,是多的難能可貴!要及時把握、趕快 去做。社會人間有諸多困難阻礙,而我們竟然在這麼多困難的機率中,能 毫無阻礙,更應好好把握今日,及時行善布施。莫待時遷、福盡時想要再 施才真是難啊!
修行是為了突破諸多困難,修行的過程不可能都是順 境;遇到困境時 應拿出毅力、信心去克服。佛陀的修行過程,也經歷十幾年的磨練,在其 心靈上同樣要經過一番徹底的掙扎,最後降伏魔軍而成道。
『魔』就是障礙,學佛難免會遇到障礙;不是外來的障礙,便是自我 內心的迷障。
佛說人有二十難,第一是:『貧窮布施難』。順者易、 逆者難;於順 境中想做什麼,都可以依照自己的心意,做起事來就容易得 多。比如:有 錢的人發心布施,就可馬上做;有力的人想辦任何事,只要付諸行動,也 是很容易達成,但情況若相反,則困難重重。
順於生死、沉淪自障
什麼是順?什麼是逆?「順於生死易、逆於生死難」。順於生死── 一般的凡夫、迷於生死──自己為何生於人,自己都不知道,而且也不想 探究『生從何來』的道理,既然無心探究,那麼天天便過著糊裡糊塗、懵 懵懂懂的生活,順著社會的潮流而沉迷於生死之中。有些人醉生夢死,縱 然他們財物富有,但要他提出點滴施捨幫助別人,做些有意義的事卻不肯 ,或根本就沒有這種機緣。
我曾聽一位委員說,他有一位非常有錢 的朋友,這位朋友的財產多得 不知如何計算。他問這位朋友說:『你知道慈濟這個團體在做什麼嗎?』
朋友說:『慈濟做的事,我曾聽過啊!』
『那你想參加嗎?』
這位富有的人說:『我已經做很多了呀!佛教講廣結善緣,我也結了 很多緣啊!你想想,我一天到晚請客,那一桌桌的酒席,光一桌就一萬多 元!我不是很慷慨嗎?而且每次給小姐的小費都一千元以上!很多人說我 不慷慨,到底我那裡不慷慨呀!』
他是非常慷慨,可是他不知一桌的 酒席花費幾千近萬元,可讓暗角的 眾生,維持多久的生活費用,破茅屋中淋雨受寒的老弱貧病、孤而寡婦還 等待救助。他更不知道,一桌萬把塊的錢,在醫院中可能就會救回了一條 人命,他或許都沒有考慮到這些,只是天天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這便是 順於生死的眾生。像這樣的人是不是很多呢?確實不少。凡夫不想追求聖 賢之道,這些人都是順於生死,迷失了良知的可憐人啊!好的事情離他們 很遙遠,利益人群之事,要他們做非常難,這便是『障礙』。這種障礙都 是自我的障礙,這樣的人生實是心智最貧乏的可憐人!
生大毅力、逆生死流
『逆於生死』,──外在環境有阻礙,但只要自我有充份的毅力,即 使再惡劣的環境都能突破。像泅水的人,懂得泳術可以逆水上游,不會游 泳的人就很危險,即可能被淹沒或沖入大海而終至滅頂。
學佛就是要打破環境的困難,追求『生從何來』的道理。生從何來已 不得知;更不知將來往那裡去。其實也不用一直去想這過去及未來的問題 ,最重要的是要守好當下此刻的一念。若光想過去和未來,很容易陷於雜 亂心和妄想心,我們要把握今天的方向,和此時所站的立場,因為『差毫 釐、失千里』,因此方向與立場一定要很正確。正信的佛法是世間、出世 間最真確的道理;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我們有幸已能聽聞 佛法,應起難遇之想,要好好受用,切莫只想了脫生死,學佛是要好好的 身體力行。外境重重的阻礙不用害怕,外境的磨練可以成就我們的耐力, 一個有毅力、有充分勇氣的人,絕對不會被困境所刁難,他可以隨心所欲 ,不受外在的困難而改變自己的方向。 另外,有一位委員告訴我一個 故事,他說:『我今天很感動,我帶了 一萬五千元要捐給醫院,購置一張病床,是一位很「偉大」的人託我拿來 的。』
我問道:『是什麼樣的人呢?』 他說:『是我們長期救助 的低收入戶,是一位殘障的人。』
我說:『既然是我們救濟的對象,為什麼他還有這麼多錢呢?』 委員說:『他拜託我拿錢來時,我也這麼問過他,他說,慈濟給他的 錢(每月三千元),他每月至少節省三百元,長久累積下來已有七、八千 元;過年期間隔壁鄰居和親友也接濟他一些,於是就把這筆錢儲存起來, 總共有一萬四千多元,然後這個月拿到三千元救助金時,又趕緊把它補足 為一萬五千元。因為,他常聽到人家捐病床,心裡好羨慕;所以,他一直 想達成這個願望──於慈濟醫院中,也有一分他的力量在裡面──這是他 一生中最大的願望,當好不容易湊足這筆錢時,就很高興的托我轉交給師 父。』
這事多麼感人啊!既是我們濟助的人,又是殘障者,一個月三千元的 生活費,還要留下三百元;三百元和一萬五千元之間的差距,實在很遙遠 ,必須用幾年的時間才能節省下這筆錢?而他有這善願後,不怕數目少, 也不怕須長時間才能完成。大家想想,以他的環境要布施並不是件容易的 事,但卻能突破這個難關。所以說,於逆境中而能突破難關,實在是不簡 單。
克服貪欲,有心即不難
至於『逆生死之潮流、逆生死之欲念』,這種情況的確是難上加難啊 !就像泅水者,要有足夠的勇氣及毅力不斷掙扎,才能逆水上游,達到安 全彼岸。修行就是修這些,不要順著生死及凡夫心的貪念而追求享受,我 們要逆水上游──逆生死之流,要突破世間種種的難關,最主要是克服自 己內心的貪慾;貪慾有很多種;包括財、色、名、食、睡等等,如果順著 他們,便是生死流中的凡夫;要去掉它們,卻要下很大的功夫,這叫『逆 生死之流』。雖然很難,但對有信心和勇氣的人而言,並不困難,請大家 要多用心,以毅力來逆生死之流,突破心與心外的諸多障礙,即使『難』 ,也變成不難,只要能不順生死迷失自己,即使貧窮困境,真想布施也並 不為難啊!尤其在慈濟世界中,有很多清寒人家,他們立志行善,也和富 有的人一樣熱於布施,同樣可以發揮自己的功能,『布施』除了物質之外 ,身體力行的奉獻也是布施。
佛陀所說的貧窮布施難,是指一般人 而言,若是學佛的人,他看透了 世間的一切,進而可以發揮人生的功能;比如前面談到的例子,那位受本 會所接濟的殘障者,平時省吃檢用的,竟然在年底時也能夠捐一張病床, 他雖然很貧困,但是他有心布施所以也就不困難。 佛陀說『一切唯心造 』過去、未來、現在諸佛都是唯心造成的,只要 有心去做,是難亦不難! 所謂一勤天下無難事。在佛陀時代,有一位 貧婆把自己的頭法剪下, 換了一盞油燈,如此,她一樣可以燃燈供佛,可以布施。另外一位貧女, 窮的只有身上穿的一件破衣服,於是把裡襟剪一塊布來供養佛......。( 現在出家人穿的衣服有『百納衣』之名,後面都補了一塊布,現在是補在 裡面,外面看不到。)在慈濟世界中,類似的故事很多,只要有心去做, 即使困難,也不難辦倒。 對多欲的人而言,布施確實是很難之事,但 對於有心人則凡事都難不 倒他啊!
人有二十難之二 ── 富貴學道難
修行要追求寧靜的境界,但於精舍寧境的時刻確很難得,最寶貴的時 間就是每天早晨的時後,但是經常還是有周圍或近處的種種干擾,火車、 飛機的轟隆之聲,大卡車飛馳之聲..。都會影響到我們寧靜的氣氛,因為 靜下來的人,精神特別敏感,外界的聲音可以聽的很清晰;靜坐時,鄰座 的人若呼吸的氣息較粗、較重時,也都會敏感地感受到,這一切因素,使 得寧靜的境界,無法達到最極致,這就是難。佛陀告訴我們,人生處處充 滿著難。而最粗相的難有二十種。
貪瞋癡障礙學道的道路
第二、『富貴學道難』,意思是指物質富有、名位顯貴,這等的人要 學道確實是很難。因為一般凡夫都有心病 -- 貪瞋癡,這是一般人的通病 。另外還有貢高我慢、疑念等等;有錢人難免會貢高驕傲,無法做到『富 而好禮』,所以說『富貴學道難』。即使他想學道,障礙也會比較多;多 數都沒有時間去選則何者才是正信的宗教,若有信仰,也只是求神明保佑 他,讓它的事業更賺錢,或求事事如意,年年平安....。這都是不正確的 信仰。
有些做事業的人,認為關聖帝君一定要供奉、土地公也一樣要拜,媽 祖更不能忽視,這種民間的信仰,只要聽到那裡蓋廟,龍柱須要多少根, 再多的錢也毫無吝惜。 曾經,有一位社會名人來訪,卻帶了香、金紙和金牌來,他問我:『 你們的「金爐」在那裡?』 我說:『我們這裡不用燒金紙啊!』 他驚訝地說:『那有到廟裡不用燒金紙的?』我說:『佛教是不用燒 金紙的啊!』 又過了一會兒,他拿出一個紅包,裡面有一片金牌,他說:『我這金 牌,又掛在那一「先」(尊)?』 我回答說:『佛教不用這些,佛陀不喜歡戴的,不用啦!』 他說:『怎麼這樣奇怪,以前我到廟裡去,也都送金牌啊!』我說: 『我把它收下,做為就濟的工作。』 他說:『既然這樣就隨你處理吧!』 他禮拜後,我請他到客廳坐,原本他是為公務而來,應該是要聽我報 告功德會的事情。可是他談的儘是 -- 我到那個王爺廟布施了多少,到那 家天宮布施了幾根龍柱.....。 我的祖父母到那裡去問風水、地理,然後 才找到某個『好地理』。 我聽他說完這些話,心裡感嘆道:『佛陀說富貴學道難,真是一點不 假!』。
虔誠向道則天下無難事
佛陀曾說:『富而不智則衰』,若僅有錢卻沒有智慧,僅可能很快就 會衰敗下去;就像暴發戶一樣,他們的財富能維持多久呢? 常見一些暴發戶,因暴得大財而喜好顯耀,全身穿著都很考究,但是 又不懂素雅高貴的搭配;穿金戴銀的結果,卻只能讓人覺的庸俗累贅;不 然就是去環遊世界,回來後到處炫耀說:『那個國家我去過,那個地方我 也去玩過!』這樣的人實在很可憐啊! 有錢的人,應『取於社會,用於社會』,能夠如此,必能受人愛戴尊 敬;受人尊敬自然成為『貴人』。
常聽人家說:還好遇到了貴人....』, 而『貴人』就是能發揮生命功能,去幫助別人的人啊! 佛陀說『富而不智則衰』學佛的人有了錢,還要有智慧!有錢有能力 ,要知道如何去運用;但是世間有智慧的人到底有多少啊?所以,佛陀才 說:『富貴學道難』。 不過在慈濟世界中,此難亦非難;如今社會上不少富有財物、地位崇 高的人,也都熱心響應慈濟的志業。
比如,前行政院的李院長,內政部許 部長,前省府邱主席、教育部毛部長等四位中央首長聯抉來花蓮,視察慈 濟的各項建設,他們看到及聽到慈濟的種種情形。甚為感動,也加入慈濟 成為會員。李院長首先表示加入,邱主席聽了也說:『我也要加入』,許 部長和毛部長也相繼響應。 邱主席很幽默地向許部長說:『我早一分鐘加入,我是師兄,你是師 弟!』 毛部長說:『那我是最後加入,排行最小了!』整個會場充滿了祥和 的氣氛。 隔天初五省政官員團拜時,邱主席講話中,呼籲全省各階層省政官員 ,都應有慈濟的精神,他說:如果大家都有慈濟的精神,那台灣會變得更 好』。 行政院李院長於團拜時也說他已加入功德會,許部長於內政部也都提 到已加入慈濟,他們都是顯貴的人士,卻仍以加入慈濟而欣喜。另外,慈 濟的榮譽董事,很多也都是富有名位顯達的人士,而且能以慈濟精神為依 歸。 佛陀說『富貴學道難』,而在慈濟的世界中,因大家都能發揮善心, 因此學道就不難了。他們取於社會、用於社會,而且能夠去除貢高我慢的 心態。這即是富貴學道者,即使是難,在慈濟世界裡也不成其難了。 精舍經常有來自全省各地的人士,有些是前一天到來,第二天清晨就 組成了浩浩蕩蕩的朝山隊伍,大家不分貧富、同聲念著佛陀的聖號,三步 一拜,腳步整齊地踏上慈濟的菩薩道路;在這隊伍中,有多少富貴人家啊 !他們既能發心布施,也能去除貢高我慢,所以慈濟世界中『富貴學道難 』已不算難。 世間沒有定命定數,佛陀說:『一切唯心造』。
一個人的命運是貴是 賤也不是定數,如果是困境重重,但能堅毅突破,一樣能轉變自己的命運 和業力;世間沒有不可轉變的難事,只要是虔誠的學道者,普天之下沒有 不能扭轉的難事。我們除了修福之外,還要修慧 -- 福慧雙修。布施故然 重要,學道也不能忽視,福慧具足的人生,才是可貴、幸福的人生。
人有二十難之三 ── 棄命必死難
日常生活中,我們天天都忙忙碌碌;一般的人,你若問他:『你在忙 什麼?』他會說:『為了生活而忙呀!』 生,就是生活;活,就是要活命。總之,人人都很重視自己的生命; 身外之物要他捨去,都已經不易了,何況要捨去身命?所以,佛陀告訴我 們,人生的二十難中有『棄命必死難』。
凡夫怎堪生離死別
明知會犧牲生命,而能然義無反顧地捨去生命,確實很難辦到。生、 老、病、死,原本是很自然的事,這道理大家也都能瞭解,但是臨命終時 ,也都難以捨棄。 在醫院常可看到第三期、第四期的癌症病患,儘管醫生已經診斷證實 了病情,但是卻很難決定是否要告訴患者,甚至要經過一番考慮之後,才 決定是否要對病患的家屬說明病情;家屬知道以後,也常會驚天動地為之 心碎,知道自己親愛的人,生命已近殘燭,家屬要隱藏自己的傷痛,還要 勸慰病人......。 別說是病患的家屬,就以我而言,有時看到病重的患者,或垂死的病 人,我也不忍心說:『放下吧!你安心地去!』這句話誰有勇氣說呢?因 為要人們放棄生命,談何容易?
行者為法忘軀成就道業
但是如果是一位虔誠的宗教家,這件事對他就不難了。過去不知有多 少宗教家,為了維護自己信仰的宗教而捨棄生命。 佛陀的弟子富樓那彌多羅尼子,有一天到佛的面前,很虔誠地跪在佛 前,請求佛陀讓他到最南端、最野蠻的區域去弘法。 佛陀對他說:『弘法是一件很困難的事,要弘法必須難忍能忍,你有 這分生忍、法忍的毅力嗎?』 彌多羅尼子回答說:『我既然身入佛門,就要把生命奉獻給眾生,生 命都願意捨了,還有什麼生忍、法忍不能忍呢?』 佛陀說:『有這種精神很好,但是南方野蠻的人,他們根本就不講道 理,你去弘法如果他們不願意接受呢?』 彌多羅尼子說:『我可以用漸近的方式,不斷地說服他們。』 佛又問道:『如果他們不但不接受,還要反抗你,那你要如何?』 弟子回答說:『假使他們反抗,我必須忍受一切來克服。』 佛陀再問:『如果他們對你破口大罵呢?』 弟子說:『我要感激他們,因為他們只是罵我,而未打我。』 『假使他們動手打你呢?』 『那我更要感謝他們,因為他們只以拳頭打我,還沒有動刀拿棍來傷 害我。』 佛陀再問:『如果他們真的拿刀棍傷你呢?』 弟子回答:『我仍然要很感激他們,因為只傷到我的皮肉,沒傷到我 的生命。』 佛陀更進一步地問:『如果他們刀棍不留情,把你打死呢?』 弟子依舊回答:『我還是很感恩,人生就是因為有了這個身體,才有 種種的苦。我既已聽聞佛陀的教法,體會了真理,然後把這個身體奉獻給 眾生,為眾生而犧牲、為法殉道而棄命,那我的生命已得到尊嚴的解脫。 所以,我要感謝他們完成我的菩薩道業。』 像這樣的人才是所謂的宗教家!明知前路艱難坎坷;但他的心理早以 有了準備,不管眾生對他是罵還是打,他都要心存感恩;為了弘法利生, 他毫無畏懼,甚至犧牲性命於野蠻人的人群中,都不埋怨,而且感激那些 野蠻的眾生,完成了他的道念。 『棄命必死』對於菩薩行者並不為難,因為他們的生命觀已超然,不 懼一切磨難。
超越生死發揮人身功能
一般的社會大眾,有些平時看起來像是勇夫,威風凜凜,對財富名利 不饜足的追求;社會若有什麼問題,他們就很敏感,帶頭起鬨示威、抗議 ,但遇到危險時,他們又逃之夭夭。唯有宗教家願意以和平方式捨身取義 、赴湯蹈火;真正超越生命境界的人,才能做到如此。 『人生自古誰無死』,自古以來沒有任何生命能保住長生不死。醫院 中末期癌症病患的眷屬恐怕病人知道病況,而病人雖心知肚明卻故意逃避 ,但最後還是會死啊!既然生命都有盡頭,我們為何不在這個生命的歷程 中,好好發揮它的功能呢? 宗教的信仰者,須有超越生死的情操,好好利用生命的功能。雖然佛 陀說:『棄命必死難』,但我們應善用這段生命功能,即使是捨身為眾生 也在所不惜。縱然是難,也不為難,這叫做『難能可貴』。
人有二十難之四 ── 得睹佛經難
人生好像難的事情很多!比如說:曰常生活中常會碰到『難』,就連 口頭上說話,也常會出現這個『難』字;例如地上弄濕了,正巧看到一個 人要走過來,細心的話,我們會提醒他:『地上濕濕的,很「難」走,你 要小心哦!』或是想打開一個瓶蓋,可是怎麼用力也打不開時,也會說: 『這個蓋子很「難」開呀!』反正,舉手投足之間,常常就有難走、難提 、難開..等等類似的事。而現在我們所要說的『難』,才是人生真正的 大困難。 雖然如此,我們果真有心想去做,即使是很難的事,也不成其難;反 之,若根本無心要做,那人家只說了一句:『地板濕濕的,很難走。』我 們便停於原地,怕地上濕濕的會滑倒,就不敢走過去。這麼簡單的事,若 能稍加注意,小心地跨步,很容易就走過去了,那有什麼難?如果我們的 人,時時都放在這個『難』字、那我們這段人生怎能順利過關呢?
文字不足是一難
現在,來談第四『得睹佛經難』。能看到佛經很難?有些人一定會說 :『有什麼難呢?經常接到熱心人士助印的佛經,經書這麼多,都已經造 成收存放置的困擾了呀!』的確!數量這麼多,怎麼說「得睹佛經難」呢 ? 就現代人而言,「得睹佛經難」,其實是難在經文深澀。平常的人, 想要深入去看佛經,且加以完全體會貫通,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因現代人對文學,文字較輕忽,已經看習慣了白話文,對古文經書的 接受力很弱,「文字代溝」的距離很大,自然無法體會古文經中的文義。 因此,這些經典對我們來說,就不容易看懂。 佛陀在世時,他說『得睹佛經難』,因為當時並沒有佛經!佛陀是配 合當時的社會背景,及他所遇到的人與事,然後以他自身的智慧來觀機逗 教。不管遇到什麼樣的人,他都可以運用智慧思想去教導人們:佛陀並沒 有先擬稿、或先做好一篇文章才講話,完全是依智慧的觀察,照當時社會 背景需要、依智慧觀機逗教。等到佛滅度後,才由弟子將口口相傳的資料 結集而成。
當時,迦葉尊者、阿難尊者雖然結集佛法,也只是將所記憶和所聽聞 的,由阿難重述宣講。而有些記憶力較好的人,就把阿難尊者口述的法, 再以簡單的短句方式傳誦,再為他人宣講。就像法華經裡所講的,如果聽 過法華經後,能夠以口宣說,讓其他人也有機會聽聞;不但說的人有功德 ,聽的人若再把『法』傳播出去,如此輾轉相傳,直到第五十個人,他的 功德和佛陀在世時,當場聽聞的功德一樣。意思是說,我們要利用各人的 記憶,用心去聽,然後再去教導其他的人。
時空阻隔也是難
慈濟志業也走由『無』到『有』,逐漸創立而成。在還未建立慈濟之 前,根本就沒有一本慈濟的範本;只是憑著理想,辛苦地把它一一建立起 來。慈濟建立之後,大家來看、來聽,再把由看到、感覺到的那份心得, 一一口耳相傳,讓其他的人也覺得很歡喜,因此大家同心攝受在一起,共 成慈濟志業。 佛經的結集也是由『無』到『有』,佛滅度後只有口頭的傳誦,直到 後來再以梵文記錄於貝葉,但也是非常簡單的記錄。可見佛說『得睹佛經 難』的原因:第一、佛滅度後一百年問,根本就沒有佛經可看;第二、口 耳相傳的經文,是不是百分之百的正確呢?這也很難說。以我為例,我現 在用台語說話,你們用文字記錄下來,也無法百分之百,一字不漏的寫下 來。因講的是方言、記的是文字啊!何況佛經留下來的時間已經很長遠, 因此,想要體會佛陀當初的語言意境,自然更難了! 台灣的佛經數量很豐富,但其他地方可不一定看得到:就如,現在慈 濟在美國已設立分會,每個月寄過去的慈濟道侶和月刊,或是其他文章, 他們看到都非常高興,為什麼呢?因為『難得』啊!要得到那些文物不容 易,因為從台灣寄過去的數量有限,所以,他們把它當成寶貝一樣,而這 麼有限的東西,到底有幾人可以看得到呢?所以也是很離。
心行放逸難上難
我想即使有無上妙法排在前面,如果無心去看,那怕是伸手可及,而 且只要花一點點時問,便可看完,卻仍然不會動手拿來看,這是不是難呢 ?總而言之,佛所說的難,是難在我們的心。心若沒有這份企求妙法的傾 向,就不會有所行動。世問沒有不勞而獲的便宜事,況『出世妙法』呢! 佛陀說『得睹佛經難』,我想現代的出版社那麼多,三藏十二部經都 甚齊全。除了三藏十二部之外,還有許多學者用心研究後,再杷經文譯成 白話文,但是我們若不想去看,不去了解它,那即使坐在經書堆裡也是『 得睹佛經難』呀! 經者,道也;道者,路也。我們不只要看經,還要去『行』。如 果不肯去行,凡夫與佛的距離,畢竟是幾十萬億佛土之遙呀!學佛者應該 心領神會,身體力行,要不然真的是『得睹佛經難』。也希望大家都能站 在『經』的道路,不要畏懼,若聽了人家說『路濕濕的很難走』,我們就 不敢前進,這短短的路都走不過去,如何去走十萬億佛土的路呢?能夠把 心調整好,時時刻刻,步步向前精進,就能到達千經萬論的路途盡頭── 諸佛的聖域。 除了佛經之外,現代人的知識水準都已提高了,但真能用功讀書的人 卻不多,能用功讀書,並且又能實際運用書中的理論者更少。有些年輕學 子最初選的科系是農業系,到後來卻是經商;有人選商科,畢業後卻從事 工業。總而言之,世間的一切學問,能專心去學習而且能學以致用的人的 確是少之又少,更何況要以出世的精神,來研究佛陀的教法,更是難呀! 如果做人的行儀和世間的學問不能圓滿,不能用心,如何能做好一個學佛 者的本分?雖然當今的印刷術很發達,到處都能看到佛經,但能夠暸解佛 經的教理,且運用於生活中的並不多,所以說『得睹佛經難』。
生命貴在實踐
不說現在,就是佛陀在世時,也有一位叫二十億的弟子,他是一位很 富有的長者之子,又是獨生子,父母很疼他,他一生下來,父母就請了很 多僕役來侍奉、照顧他,平日把他侍候得足不著地。小的時候是這樣,長 大了也仍是這樣;一個人從小到大,腳底不曾踩過土地,那要如何生活呢 ?當然是時時刻刻都有人侍候著他,而且在家中也時時坐著轎子,讓人抬 著走,以致他的腳底都長了細毛,從這點我們就能想像得出,這位『二十 億』在家裡是如何的享受,親族父母又是如何的寵愛他。 有一次,佛在衹園精舍講經時,這位年輕人,雖然很少外出,但他曾 聽說──佛是超世間的覺者。他從心中起了仰慕之心,所以,就向父母請 求,要去見佛。他的父母也認為這是一項增加智識的好機會,就派人用轎 抬著這位年輕人到佛的住處。 佛陀看到這麼多僕從簇擁著一位小主人,扶扶抬抬地來到他的面前, 佛陀就為這位年輕的長者之子講經,講了很多人生道理,和生命功能的使 用價值觀,也宣說生死的無常。這位長者之子聽完之後,深深地覺得自己 從出世到今天的生命根本就不曾發揮過功用,他心裡非常恐懼,因為生命 無常啊!他覺得自已不適合再於社會上生活,便請求佛陀讓他皈依,甚至 求佛度他出家。 但佛陀提醒他說:『出家必須和大眾過著「六和敬」的團體生活,要 能和睦相處才行。』這位富家子,因出家之心慇切,他很願意過這種生活 。於是他勇敢地站立起來,跨出他人生的第一步。第一次把腳踏在地上, 邁開腳步,走到佛陀的面前皈依頂禮,並且對佛陀說,他願意在僧團裡, 付出這一、二十年當中所沒有發揮的生命功能;他要做人家所難做的事, 要修人家難以忍受的苦行。
生命如琴弦
出家之後的二十億很勤奮,也很用心。祇園精舍前前後後,僧團所住 的範圍,他都很辛勤地打掃,處理雜物;有空的時候就不斷地背誦佛陀的 教法。人們每次遇見他,總會聽見他喃喃誦念的聲音,甚至睡眠的時間也 一直減少,直到連眼睛要闔一下,他都覺得浪費時間,認為分分秒秒均不 能讓它輕易消逝。
有人向佛陀說,長者子──二十億比丘,已經發 憤忘食,托缽的 時問不出去,甚至晚上該睡的時間也不睡,再這樣下去很危險啊!佛陀聽 了,就到這位比丘的住處向他說:『你修行這麼用功呀!你在家最喜歡的 嗜好是什麼?』二十億比丘說:『我最喜歡彈琴。』佛陀問道:『琴弦如 果太鬆了,琴音如何?』二十億比丘說:『弦太鬆,就彈不出聲音。』佛 陀又說:『如果弦繃太緊呢?』比丘說:『那很危險,琴弦很容易斷!』 佛陀又問:『什麼情況下,琴發出的聲音最美妙呢?』比丘回答:『弦的 鬆緊調得適度,彈出來的聲音最好。』佛陀說:『修行也是像調彈琴一樣 ,不可放鬆,但也不能太緊,否則過猶不及是很危險的,最好是行於中道 。所以,你應該調節自己的生活,日常的作息要正常,而用功的時候則要 很專心,切不可放逸。若能把生活調節得恰當,再用心去體解道理,把所 學的法和實際的生活配合在一起、那你的修行就成功了!』
現代人學佛也應該依照佛陀在世時,所教化的方法來學習,不要把時 問浪費掉。要學得日常生活待人接物的道理,能夠清楚為人的道理,才能 體會出世間的實相。如果,學佛只是光看而不做,不把道理和生活融合在 一起,那麼事與理就完全脫離了。所以,『得睹佛經難』,意思是指:能 真正去體會,實踐佛陀的教理很難,而不是要得到印刷精美的經書難。現 代人的智識水準提高了,不只是文言的經書多,白話文的經書也很多。不 過,看佛經和運用佛經之間,還有一段很長的距離。因此,不能只看經書 、背經文,背得很熟稔而不思考經文意義;看書而不見理,那是沒有用的 。
『得睹佛經難』。總之,一定要真正身體力行才能受益啊!
人有二十難之五 ── 生值佛世難
我們常聽到一句話『人海茫茫,何處是歸程?』這表示人生在世 間,心裡茫茫然沒有一個皈依處;佛經中有『一眼之龜,適逢木孔』的比 喻─在茫茫的大海中,有一塊浮木,中間正好破一個洞;有一隻獨眼之龜 每隔一千年才會浮出海面一次,就在牠浮出海面時恰恰好穿過這個洞,把 頭伸出來,這種機會多難得啊!在人生的大海中,要找一個真正的皈依處 ,就像那隻獨眼海龜千年後浮出海面,正好把頭穿過木孔那般的困難,機 會是那麼的少,所以佛陀說:『生值佛世難』。我們的生命,雖然不斷地 在六道中輪迴,但我們要得人身確實很難;既得人身,又能和佛同一個時 代更難;與佛同世,又同住一個地方,更是難中之難;能與佛同住一個地 方,又能見佛,那更是不容易啊!二千多年前,佛陀出生於印度,而我們 是否也曾與佛同世呢?縱然與佛同世,但地球這麼大,我們不知生在那個 角落,也不一定能與佛同生於一處;即使以上兩個條件都俱足,是否能見 佛面,也是一個問題,所以說:『生值佛世難』。
換我心為佛心
雖然佛陀在世的時間距離我們現在已有兩千多年,如果現在的人能依 著佛陀留下的教法修學精進,必能深入佛陀的精神;只要心中時時有佛, 那我們就好像與佛同世一樣啊!若聽聞了佛法,卻不知好好去運用,即使 是與佛同住一處,也是離佛很遠。 佛經曾記載,佛陀到了一個只有九萬人口的小城;有三分之一的人, 曾見過佛,聽過佛說話。另外有三分之一的人,只聽說佛已經來到城中, 並沒有見到佛。其餘的三萬人,不只未曾見到佛,就連佛名都不曾聽到, 怎會了解什麼是佛法呢?雖與佛同世,但要見佛仍是很難!小小的一個只 有九萬人口的城市,也只是有三分之一的人有機會聽聞佛法啊!何況我們 離佛已經二千多年了!佛陀告訴我們『三世一切佛,一切唯心造』仔細想 想,九萬人中有三萬人連佛名都不曾聽過,雖然與佛同世,卻如同隔世, 那有佛法可言;其他三萬人,雖曾聽聞佛名,卻沒見過佛面,那又有什麼 受用呀!剩下的三萬人,雖見過佛,但是否能把佛的道理領納於心呢?如 此再三過濾,又剩下多少呢?這麼說來,只要能接受佛的教化,『與佛同 世』和『與佛不同世』,也是一樣啊!
如果我們時時刻刻以心念佛,則佛在己心,把自己的心換成佛心,如 此不只可以『與佛同世』,而且還可以彰顯佛的智慧,及啟發我們的佛性 。我常說,不要輕視自己,因佛常在我們的心識裡,我們的心如果時時將 佛的心,佛的行為運用於生活中,佛已伴隨我們同行,怎會『生值佛世難 』呢? 如法修學善巧運用 現代的人,若有仰慕賢人的心,他自然會用心尋找明師,但要想找到 一位真學實德者,卻也不是易事。因為『真學』與『實德』不是在任何人 身上都能找到的。佛陀就是一位具足真學與實德者,他的教法,我們已聽 過很多;佛的事蹟,我們也知道不少,若能把聽來的道理用行為表現出來 ,那麼佛就時時在我們的心中!在我們的生活行動中了!雖說『生值佛世 難』,但只要佛心與我常在,即與生逢佛世無異,也就不成其難了。
就像前面說過的『得睹佛經難』,我們要聽佛經,了解佛法,是不是 很困難呢?以現在而言是很容易啊!因為到處都有人在演講,而且往往是 場面盛大的佛法演講。聽講者也很踴躍,有時侯是幾千人,幾萬人。但是 這幾千,幾萬人當中,到底有幾位真的把佛的教法牢記在心中,再拿來應 用呢?如果人人聽了佛經,都能把它應用於日常生活,那我們的社會早就 已經淨化了!可惜的是,聽了以後沒有實際應用;像這樣,即使聽過佛法 和不聞佛法又有什麼差別?
現代人的知識水準提高了、看佛經那會有什麼困難。學識這麼普遍, 如果看了經典,能如法修學,又能把它拿來日常生活中應用,那麼我們的 眼晴所看到的,無不都是佛的行動;耳朵可聽到的,都如佛的聲音一般; 那我們『值佛世』怎麼會有困難呢?不過現在的社會,偏偏就是離正法很 遙遠,離聖人、賢人、像是隔了遙遠的世代一樣,不容易求得佛的教法。
見佛聞法一念間
佛陀常常說:『適值佛法、曠劫難遇。』的確,我們得遇佛法是曠劫 (長遠的時間)難遇的呀!不過佛陀又說:『瞬息之間,可以見佛聞法- -謂見佛聞法一念間』,瞬息之間和曠劫難遇,這兩者是不是差別很大呢 ,如果我們不好好面對佛的教法真理,去身體力行,即使是與佛同世,也 和隔世沒有兩樣。反之,雖然我們生離佛世已有幾千年,若聽到佛陀的教 法後,當下就能愛惜教法,拳拳服膺;在日常生活中去行佛所行之行,說 佛所說的話,懷佛所懷的心,如此,則我們瞬息之間所遇的,都是佛法真 理啊!
得遇真理,且能體會真理,並不一定是要在幾歲的時候,或在什麼特 別的環境。比如說我去參加護專開學前的會議時、我聽到一位懿德媽螞說 :『星期天,我要回家時,在車上遇到我們的學生,我就問她們去那裡? 她們說:「我們去散播慈濟的種子!我們和花蓮師院的學生去參加救國團 的活動,和另外的一些學生,大家登山之後,我們發現慈濟的學生非常受 大家重視,我們一切的行為、言語、動作,都很讓人肯定,我們現在才知 道,身為慈濟護專的學生是光榮的!」又說:「在談話當中,我們都會把 握機會,告訴他們慈悲喜捨的精神,也告訴他們上人的話──要縮小自己 、擴大心胸。在外面參加活動、大家都很愛我們;有些女同學就吃醋了, 我們就告訴她們不要不平,也不耍吃醋,因為我們散播的是大愛,是清淨 無染的愛,你們不必擔心。」』
看看,這些同學們在這裡只有短短的四個月──一個學期的時間,她 們就能把佛教慈悲喜捨的精神付諸行動;甚至和其他學校的人接觸時,也 能表現出慈濟的形象,並且散播慈濟的種子,散播慈悲喜拾的大愛。她們 年紀輕輕的,就能接觸到佛法,是因為唸了慈濟護專。在學校上課時,她 們接觸到的都是專業知識,很少接觸佛法,但是她們的心卻能在潛移默化 中,融入慈濟精神和佛法教育,因而處於人群中會使人人敬愛,她們接觸 的時間並不很長呀!只要有心且能用心地接受,便是:己心和佛心互相融 通,身意會合,這叫做『見佛聞法一念間』。
學佛聞法不在時間久暫,一旦離了佛心就曠劫難遇啊!若能會合佛心 ,瞬息便能見佛。所以『生值佛世難』,我想並不難,只要我們專心,便 能於瞬息之間見佛聞法。這完全只在一個『心』字、有心學佛的人真正要 多用心,聽了法要真正吸收,記在心中,然後表現於行為,那麼,見佛聞 法並無困難啊!
人有二十難之六 ── 忍色忍欲難
人有二十難,其中第六難就是『忍色忍欲難』。 『色欲』這兩個字聽起來好像只是針對男女之間的欲念而言,其實, 『色欲』涵蓋的範圍很廣。『色』包括一切有形有質的物品,凡是我們的 眼晴所看得見的、身體所能感受到的,全部都在形質──『色』的範圍之 內。
心生貪愛不取難
所謂『忍色難,忍欲難』,『忍』指心理的控制。譬如說我們看到一 件東西很美、如果無法控制自己的心念,很自然就會想佔為己有,並採取 行動伸手拿取。有些人是正當的取得、有的則是不正當的獲取。正當的取 得雖是來自別人歡喜的給與,卻也是因為見物歡喜而生貪愛心,才會有取 得的行動。有的人卻偏偏喜歡自己不該取得的束西,明知不該取而生起欲 念,既起欲念,又無法控制,以致做出了犯戒,犯法的事,這就是『忍色 忍欲難』!
我記得很多年前,曾聽過一個案例──
有一位年輕的女人,她有一位妹妹,母親非常疼愛她們,家庭生活過 得很好。後來這位年輕的女人和一位男士有了感情,論起婚嫁,母親很贊 成,也用很多嫁妝陪嫁過去。 她先生是一位租屋階級的人,經濟沒有女方那麼寬裕,他們結婚之後 ,她生活享受的欲望還是和以往一樣,無法適應婚後的拮拘環境。於是, 經常回去向母親要這個,要那個,她母親什麼都順著她,女兒要什麼給什 麼。
這位年輕的太太經常埋怨先生無法讓她揚眉吐氣,希望先生趕快買一 棟房子,而且是要像樣的房子。但是她先生是公務員,以他的薪水那有能 力買房子?
她的先生也算是安分守己的人,每個月的薪水總是原封不動地交給大 大,雖然省吃儉用,但是大大要把先生的薪水累積到足夠買一棟像樣的房 子,那金額實在相差得很遙遠。這位大大只要想到別人有房子,而她卻要 向人家租房子住,她就忍不下這口氣。在強烈的購屋慾望驅使下,她就常 常去看房子,即使沒有能力買,她還是經常去看。天倫夢碎只為貪
結果,連續幾年間,她常常回娘家告訴母親說:『我看了一間房子, 二百多萬,想把它買下來。』 母親問女兒:『你現在手上有多少錢呢?』 這位年輕的太太說:『我目前有二十多萬元。』 媽媽就費盡了口舌來勸她、但是沒有用。 有時她也和先生說:『我今天去看了一間房屋,總價一百多萬!』 先生問:『我們現在有多少儲蓄啊?』 大大說:『二十多萬!』 聽到這個數目,先生就好言相勸安撫太太。
但是,十幾年間,這位大大都是為了買一棟房子而忙;她經常跑到外 面去參觀。只要人家房子蓋好了,她就跑去看,心裡一直想要買,但總是 離自己的經濟能力很遠。直到結婚十二年後,她看到一間很滿意的房子, 位於台北市,訂價總共要三百八十萬。當然,那棟房子是非常漂亮,她愛 得幾乎發狂,天天都回去吵她螞螞、希望媽媽借她二百萬! 媽媽說:『借你二百萬不是問題,但是另外的一百多萬呢?你要怎麼 湊?』
她說:『我可以參加互助會,可以跟某某人借錢。』
她母親故意問道:『你一個月能繳多少會款?能還人家多少錢?』 事實上,她先生的薪水,全部拿來繳會款都還不夠,何況是借的錢呢 ?所以,她母親無論如何總是勸她:『先把這顆心,安頓下來!』 可是,她不但沒有辦法控制這份欲望,甚至怪她母親不肯幫忙,因而 和母親斷了母女之情,和妹妹也反目了。
斷了娘家這方面的親情後,她還是沒有辦法壓制這分欲念,而且把這 種怒氣完全發洩在丈夫身上。
她天天責怪先生沒用,不能滿足她的願望。先生被她鬧得沒辦法,竟 然去做了一件貪污的事,後來事情暴露了,錢還沒拿到手,就走漏消息, 結果被判了刑。 雖然如此,她的貪欲是否就止熄了呢?依然沒有,甚至變本加厲,常 常教她的孩子讀書回來後,到百貨公司去,趁人家不注意時,把東西偷拿 回來。她的孩子被她教會了這種不良的習慣,看到人家好的東西,就把它 『拿』回來!
有一天,她的兒子在一家書局,偷拿了幾枝名貴的鋼筆,當場被抓到 ,因此被送到觀護所。最後,剩下女兒在家,這位太太似乎已狂亂了心性 ,她一直罵這個女兒,也經常虐待她。有一天,她女兒放學回家途中,十 二歲的心靈不知在想什麼,邊走邊哭,不小心就被車撞死了!結果家裡只 剩下這個女人,到了這樣的地步,她一無所有,終於精神崩潰了! 這是一個家庭悲劇,為了白己的愛欲而斷送了女兒的命;先生因為要 滿足她的願望,結果傻事也做了,在鐵窗裡不知要待上幾年;孩子在她不 正確的教導下,學會偷竊的行為而淪落在觀護所,這孩子的一生,是不是 敢因此毀了呢?她自己也落到精神失常的絕境!這就是愛色愛欲的心理無 法壓制所引起的啊!
所以,佛陀說:『忍色忍欲難』,世間像這樣的事,毀滅了多少人生 ,毀滅了多少家庭?真是可憐的眾生。
知足常樂
佛陀常常教育我們,對於世間的物質、情愛,要有正確的看法,如果 能通情達理,對物質的取拾就會有很正確的看法,該得的是我們的,有餘 的應布施;不該得的就不要想取得,我們應該控制好愛色愛欲的心,那麼 就不會犯錯了。 犯錯的人,就是無法忍色忍欲的人,所以才會造成終生的遺憾,一念 差,步步錯!不可不慎啊!
人有二十難之七 ── 見好不求難
人人都有追求之心,前面說過『忍色忍欲難』,因世間有五花八門、 形形色色的物質,足以誘惑人心,使人迷亂,要忍色忍欲不受誘惑,實在 是很難。所以佛陀又說:『見好不求離』。
人們總是不斷地追求,只要認為是好的,就要再向前追尋,對凡夫而 言,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可是人生的煩惱,多是因此而起,為了這分追 求的欲望而誤了前途的,大有人在。
貪求心重的人,總是對自己目前的環境永遠不能滿足,他永遠覺得空 虛而有失落感,因不滿現實,所以常常向外追求;為了追求未來的目標, 他就會迷失了自我。所以佛陀在世時,常常用各種方法教育大家,希望學 佛的弟子們能接受他的警語。 佛陀常說:『人生無常,一切如夢幻泡影。』不過,眾生卻愚痴無知 ,不務現實,常『偏執於空』,或『著於有』,而一直追求不放;所以佛 陀不管是向富有的人家,或者是貧困的人,都以平等的智慧應機教化。
庸碌一生何以安此心
佛在世時,有一位小國王,這位國王可以說是富甲天下。他本身有印 度的傳統信仰,就是婆羅門教。他深信今生此世的位高權重,是他過去生 布施,造福的結果,所以他常歡喜造福。
有一天,他啟開珍寶庫藏,以七天的時間為限,發出通告說:『人不 分遠近,不分種族;只要來此,一定有求必應。』他把珍寶分成一堆一堆 ,每堆約六十個棗子堆起來這麼大,來求助的人,固定每人給一堆。這些 財物儘管有不少人來拿,但還是剩下很多。 佛陀知道這位國王發如是心,可是他這樣的造福,並不是真正的解脫 ,因為他還是有所求──求來生福。
於是,佛陀化成一位婆羅門教的乞士來到國王面前。國王說:『你有 什麼困難儘管說,不用客氣,我一定滿足你的需求。』 這位乞士說:『我知道國王喜愛布施造福,所以我要來求取財物。』
國王說:『好,那你就拿一堆吧!』 乞士拿了一堆珍寶就走,可是只走了七步,他又回過頭來把珍寶放回 原處。 國王問:『咦!為什麼又拿回來呢?』
乞士說:『本來我想三餐溫飽就可滿足,但現在有這些珍寶,卻還過 者如此流浪的生活,覺得欠缺了安全感,所以很希望蓋一棟房子。』
國王聽了覺得有理,就說:『你可再拿一堆。』
他真的再拿一堆,走了幾步又回頭放回原位。
國王疑惑地再問:『怎麼啦?』
乞士回答說:『我想如果把這些東西拿去賣了,也只夠蓋一間房子, 若想娶妻也還不夠呀!』
國王就說:『好吧!那你拿三堆去,這樣就足夠讓你娶妻建屋了。』
這位婆羅門乞士於是拿了三堆珍寶,回過身便走;走了七步,又回頭 把東西放在原處。國王很訝異地說:『你這個人真是奇怪,三堆財寶難道 還不夠嗎?』他說:『我算一算仍然不夠,因為即使房子蓋好,娶了妻, 生了子,我還得請一些奴婢來奉侍妻兒,或則把房子裝璜得漂亮一點,所 以算起來仍是不夠用!』
遇到這樣的人,國王卻也度量寬大地說:『那你就拿七份去吧!』
乞士真的拿了七堆寶物離去,走了一段路,他又把東西原封不動地放 回去。
國王微怒道:『你真是一個怪人,夠你蓋房子,娶妻,也夠你請奴婢 了,這些你還嫌不足嗎?這些財物可以讓你享受一生啊!』
乞士歎道:『我再怎樣計算,仍覺得不夠,即使什麼都有了,可是兒 子長大也要娶媳;唉!人生一世確實是追求不完,也做不完呀!況且人生 無常,我寧可過著目前這種樸實自在的日子,沒有精神的負擔及家室之累 ,可以清淨地過一生,我認為目前的生活,就是我最理想逍遙自在的生活 方式。』
國王聽了這位婆羅門乞士的分析,頓有所悟,他想:『對!人生有永 無盡頭的追求,我現在已經很好了,還想追求來生的福;若生生世世只追 求福報,那就永無解脫之日了。身為國王要為百姓,國事操勞,還得防範 他國侵犯,為此憂惱,像這樣是真正的福嗎?我應該去追求更超然自在的 福!』
佛陀已經知道國王的心態,這位婆羅門乞士於是向國王說:『現在有 一位覺者──佛陀出現於人間,我要追求財物,倒不如去追隨佛陀,因為 佛陀有取不完的輕安解脫的法財。所以,我想我還是去追求佛的真理比較 好。』他喃喃自語的邊走邊說,也就離開國王而去了。
國王聽到了世間有位覺者,他心中一震,『對呀!國內的人民、不是 也口耳相傳地說悉達多太子已經成佛了!他是天下眾生的導師,我何不去 求佛陀,請佛為我開示皈依?』於是他即刻傳令準備馬匹;動身到祇園精 舍去。
到了祇園精舍求見佛陀時,國王一見佛陀,覺得像是遇見故人一般, 他想『我在那裡見過他呢?』佛陀微笑地向他說:『才沒有多久的時間, 你怎麼就不認得我了呢?』那時,國王見到佛陀這麼慈祥的態度,於是會 意過來,趕緊五體投地,感謝佛陀啟發他的智慧。 佛陀最善於觀機逗教,甚至用婆羅門乞士的形態去接近國王,以種種 的方便法,三番兩次地乞求財物又歸還,這就是智慧的引導,這位國王終 於被度化了。
棄欲無貪最輕安
佛陀常說:『人生求無止境』,所以說『見好不求難』,像那位國王 ,他身為一國之尊,又富甲天下,也還覺得必須再求取來生的福;而婆羅 門乞士(以喻世人)想要房子,又想娶妻;娶了妻又要奴僕,而且還要為 未來的子子孫孫設想。這個例子明顯地告訴我們,人生求無止境,多辛苦 啊!
當然,『追求』是好事;我們學佛也要『求』精進、不過精進是為了 要解脫自我的心靈,『求』突破人間色欲的誘惑,要真正用脫俗的精神, 追求心靈清淨,而達棄欲無貪的輕安!
人有二十難之八 ── 被辱不瞋難
第八,『被辱不瞋難』。 每個人生氣的時候都會說:『這口氣我忍不下!』為什麼忍不下呢? 『因為我被人欺負了,人家佔我便宜』,或『他不講道理』。大多是這些 問題讓人忍不下這口氣。 『氣』由何而來?由『貪、瞋、痴』而來。多數人都有貪、瞋、痴三 毒之念,這就是凡夫。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確是離不開這三毒,這就是人 的心病。 有了貪、瞋、痴、會使家庭中的每一分子不能相互忍讓,社會也是由 於人有『瞋』念而互相計較鬥爭。本來人生應該是很美好的,就是因為人 人有貪、瞋、痴等三項心理病態,所以稍被人家佔了點點便宜,就忍不下 去。 佛陀之所以能成佛,就是在群體中,能忍下別人所不能忍的侮辱和攻 擊,做人家所做不到的艱難之事,所以他能成佛。
忍飢耐餓以德化怨
當年,佛的僧團中,有一位提婆達多比丘是佛的堂弟。他存有野心, 想要統領僧團,因此和阿闍世王勾結,二人互通計謀。阿闍世王想早日取 得王位,因此不惜用殘忍的手段,把父王囚禁起來,禁供水穀,要讓父王 活活餓死;提婆達多也用種種的方法要殺害佛陀。 有一天、提婆達多和阿闍世王共議一計,且傳令下去、命令全城的人 一律不准供養佛僧,若有違犯,必遭重罰。因此全王舍城內無一人敢供養 佛陀及僧眾。 佛的弟子雖只是日中一食,但每天也不可缺少這一餐飯。時日一久, 僧團己快無法維持生活。佛就叫目犍連、舍利弗、迦葉尊者等諸大弟子, 分別帶著僧眾分散到各個地方去,唯獨佛和阿難及五百位僧眾留在城內, 他們忍飢耐餓,佛陀想以這分忍辱,毫無抵抗的忍德來感化阿闍世王。
慈悲心調服狂象
提婆達多得知佛的大弟子們都已帶著僧眾離開佛陀而分散各地後,又 向阿闍世王說:『佛的大弟子和很多僧眾都已離去,現在城裡只留下佛和 阿難以及五百僧眾;我們可以趁著人少的機會,來消滅佛及僧眾。』 提婆達多教國王明天請佛陀入官接受供養,而他自己就計劃用酒灌醉 五百隻大象,等佛來到半途時,把醉象放出使其狂奔,企圖利用醉象去踐 踏佛陀及僧眾。象不但力氣很大,被灌醉後更會發狂而到處攻擊人畜,極 為危險。他們決定了計謀之後、阿闍世王第二天真的就依計行事,請佛來 供養。 佛陀雖明知他們的計謀,但仍然很歡喜的接受。於是和阿難率領五百 僧眾向王官前進,到了半路,一群瘋狂的大象衝出來;所有的民眾都驚慌 走避,唯有佛,阿難和僧眾都安然不動。醉象已衝到近前,佛陀卻仍然安 立不動。 奇怪地,這群原本瘋狂怒奔,驚天動地呼嘯而來的大象,到了佛陀及 僧眾跟前時,竟然都安靜下來。而且,每一隻大象都如五體投地般地跪下 ,溫順馴服。佛陀安詳的露出笑容,摸一摸大象,然後穿過象群,走入王 官。 阿闍世王看到這幕景象,心裡很吃驚。他發覺佛陀不只具有調服人群 的威德,即使是狂醉的象群,他都能馴服。所以,他內心起了敬畏之意, 於是恭敬地供養佛陀。佛陀對這件人為的『意外』不但不怨、不怒、接受 供養後,還真誠地祝福阿闍世王。這即是佛陀的忍德。 我們普通的人,受到他人一點點的欺侮,就要力爭到底,而佛陀卻是 『被辱不瞋』。雖然受人侮辱,侵擾,甚至於到了讓人斷絕糧食,且以醉 象要來加害的地步!佛都能亳不動氣;不把侮辱放在心上。由此可知佛陀 的心境已淨如明鏡,不起瞋恨等心念;心中常存著無量的愛心。 愛、慈悲、寬諒可以取代瞋恨之心,一個人若有愛心,慈悲寬容的心 ,怎會產生瞋怒?我們若能消除瞋怒,又怎會有人我是非呢? 可能有很多人有這樣的經驗,在室內坐著,外面的雨聲滴滴答答,雖 然沒有冷風吹進來,但光聽到雨聲,就增加了幾分寒意;這是心裡的感覺 。佛陀一再警惕我們──『一切唯心造』。你是快樂,或是痛苦,都是從 心而起的感受。不管是你對待人,或別人對待你,一切的動作感受都是從 心而起。不但人是這樣,其實世間一切眾生都是如此。 我們必須瞭解,一切人我、事物接觸時,心裡的感受、心念,是如何 生起來?而歡喜,瞋恨──又要如何去壓制、轉化?培養快樂的心境,壓 制、轉化瞋怒之心念,這就是我們修行要下功夫的地方。 佛陀在『二十難』中,說『被辱不瞋難』,就是指:一個人在遭受侮 辱時,一點都不會發脾氣,這個人才是真正的難得;人家若瞧不起我,而 我能一點都不在意,這才是真正了不起的人。但是,世間能找到幾位這樣 的人物? 多數的人都會鑽牛角尖,本來人家對你並沒有不敬之念,也沒有對不 起你的地方。如果,你自己內心一直要往壞的方面去猜疑,那就是一件非 常痛苦的事。 過去,孔子曾說,人如果有忍辱的功夫,天下就無事可爭鬥,世間的 聖人都這麼說了,更何況是出世間的聖人──佛陀;他也教我們要學習『 忍辱』。
氣柔心細不戰而勝
周朝時代有一位專門養鬥雞的人叫做紀渻子。『鬥雞』,顧名思義, 那種雞是好鬥成性的;兩隻雞對立時,一隻稍微一動,另一隻就立即反應 ,於是兩隻雞就衝突起來,彼此攻擊。有時鬥得鮮血淋漓,遍體鱗傷,雞 毛拔光了,牠們還是不甘罷休,到最後通常是兩敗俱傷,甚至必須有一方 死亡。 周宣王很喜歡看鬥雞、這位紀渻子專門為他飼養鬥雞。有一天,有人 從外面買來一隻很強壯的鬥雞,周宣王很高興的把牠交給紀渻子,過了幾 天,周宣王就問道:『幾天前買回來的鬥雞,你把牠訓練得怎樣了?可以 上場去比鬥了嗎?』 紀渻子說:『還不可以,因為這隻雞血氣方剛,鬥志高昂,還不宜上 場。』 再過幾天,周宣王又問同樣的問題,紀渻子的回答仍是:『還不能上 場,因牠一看到其他雞的影子,就會衝動,所以還不能上場。』 又過了多天,周宣王再問,這次紀渻子說:『可以了,因為牠看到其 他的鬥雞,聽到牠們的聲音時一動也不動,牠的心已不受外物所動,就像 是隻木雞一樣,所以可以上場了!』 諸位聽這個故事會覺得很奇怪吧!爭鬥不就是要血氣方剛,鬥志高昂 才鬥得贏嗎?平常人都以為是這樣;但深入其中的道理後,就不認為是如 此;如紀渻子他認為這隻鬥雞雖然很強壯,鬥志很高昂,但如果一點風吹 草動就先主動攻擊,那牠必敗無疑。因此,使牠的鬥志收斂於心,才可讓 牠下場爭鬥。 後來這隻訓練後的鬥雞果然一上場就穩穩的站立,即使其他的雞到了 牠的身邊百般挑釁,牠還是像隻木雞一樣處處不動,只以眼晴注視著對方 ,對方就會產生莫測高深的畏懼,自然的後退,不敢攻擊,萬物眾生也有 這種心理戰術,能不鬥而勝;連禽類都講究心理的運用,何況是人呢? 人,一定要有這分不瞋的涵養,不可動不動就心浮氣躁,以為別人都 在與你做對。我們要以寬容的心去待人,不要有『我如果不跟他鬥鬥看, 他還以為我很傻』的想法。有句話說『大智若愚』,不要怕人家笑你傻, 要擔心的是人家說你太聰明,太聰明就是狡猾,『聰明』不是好聽的話。 如果人家說:『他怎麼那麼傻、任人家欺侮,一點也不在乎!』事實上, 如果我們能做到這樣就是成功了。 近來,每次看電視新聞,就教人觸目驚心。從國家最高的議事殿堂, 以至社會群眾皆以暴力做訴求,用拳打腳踢來解決問題。原本可以是很美 好的人生,為何卻變成互相爭鬥的情形?這都出於不肯忍讓而起的爭鬥之 心啊! 前面也說過『見好不求難』,經濟富裕者還要追求更多的財富,地位 崇高者還要追求更高的權勢,所以才會起這番爭鬥混亂的場面。我們每一 個人若能盡本分,以佛心為己心,那還會有什麼爭端?學佛的人,就是要 做到『被辱不瞋』──被人侮辱而不發脾氣;才是真功夫啊!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